让我这个在韩国本土做化妆品生意,没事逛个街,参加个新品发布会的来说说吧!
首先韩国人对本土产品质量是非常信任的。对本土明星在民族荣誉感上要求都比较高。一个明星不去代言
看破不说破!
不只是韩国演员很少代言国际大牌,而是亚洲艺人都很少有机会代言国际大牌
题主觉得我国艺人很多代言国际大牌,那完全是艺人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艺人与品牌官宣的合作方式通常有几种:
代言人(中国特色)
品牌缪斯
形象大使
品牌大使
品牌挚友
品牌好友
推广大使
这些合作方式的对应内容不尽相同,里面的弯弯绕也是门道颇多。
艺人拿到国际大牌的「品牌代言人」,别说是亚洲,放眼全世界都凤毛麟角。韩国的情况不太了解,咱们大陆地区艺人目前拿到的顶配应该也就是「Ambassador」,直译就是「形象大使」,而且一般限定地区和产品。品牌官宣的说法在这些细节上比较讲究。
举个例子,Gucci与李宇春的合作。英文版官宣上写明合作方式为「Ambassador」,合作对应的产品为「timepieces&jewelry」,限定地区「in Asia」。中文版官宣对应为「亚洲区腕表首饰形象大使」。
再看Gucci与Florence Welch合作。Welch也是腕表的形象大使,只是不限定范围,所以英文官宣不加地区限定。而中文官宣为了体现差异就使用「代言人」的说法。
饶是如此,李宇春与Gucci的合作也已经是亚洲艺人的顶级配置了。
稍微留意一下大牌官微,很容易看出其中的总体套路。一般情况下:
亚洲艺人最高是「亚洲区形象大使」,全亚洲大概1-2人
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大使」都是该国家或地区的艺人,大概N个
能被冠以「代言人」称呼的基本都是欧美大牌明星,绝少出现亚洲面孔。
举个例子,Dior算是各种大牌中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合作的艺人也是五花八门,但依然严格遵循上述几个潜规则。
Dior官微中出现的「中国区品牌大使」至少有三个,还有一个不知道是啥意思的「中国区千禧大使」。
Dior官微中出现的「亚洲区形象大使」只有一个,就是日本艺人水原希子。
而被称为「代言人」的总共三人:大表姐、娜塔莉·波特曼、查理兹·塞隆。仨人全部是欧美明星,且均拿过奥斯卡影后。
艺人吃的是开口饭,要的是面子,自然是希望能跟大牌扯上关系。这跟有些老乡总喜欢吹嘘自己跟牛逼人的关系如何如何好,本质上是一个意思。
只要扯上一点关系,软文一水全是「XXX代言XX国际大牌」,然后艺人在自媒体上各种表现的跟品牌合作多么紧密。让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纷纷以为该艺人高端大气上档次。
毕竟这是咱们特殊国情,品牌也不得不稍微做点让步。明星自己宣传说是代言人,品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破不说破。
最可笑的是,本来是个屁事,可到了脑残粉那里居然变成一个大事,为此各种互撕。下次先看明白你们家爱豆到底是不是代言人再出来丢人现眼不迟。
至于题主说「韩国演员很少代言大牌」,原因其实很简单。韩国演员拿到的是「韩国区形象大使」,你在国内看不到而已。这就好比你以为Dior代言人是杨颖,韩国人以为Dior代言人是宋慧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