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那个应该是道具师根据女孩子的发卡发明的吧?与时俱进嘛!你以为他是孙啊,戒箍戴上去就摘不下来了。武松头上的戒箍没有施魔咒,睡觉时摘下来就OK。
行者是什么身份?
首先我们
你以为他是孙啊,戒箍戴上去就摘不下来了。武松头上的戒箍没有施魔咒,睡觉时摘下来就OK。
行者是什么身份?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行者武松的“行者”身份。“行者”就是“头陀”。“头陀”这个词出自梵语,原意为“浣洗烦恼”,是佛教僧侣中的苦行僧,在中国也叫行脚僧,他们弃除衣、食、住等贪念,四处行走,以修炼身心,行走是个修行过程,获取头陀功德。佛教对修习头陀苦行的人有严格的要求,穿破旧的衣服,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要生活清静的地方,要经坐树下思考,要住于坟墓之处,要常坐不卧等等,生活非常清贫。
戒箍有什么作用?
戒箍其中一个作用和现在女孩子的发箍是一样,就是整理长发的。不过这个戒箍有特殊的含义。
戒箍的作用主要是提醒头陀要遵守戒律,不能肆意妄为;还有另一个作用是束发,因为头陀长时间在外行走,不像寺里的和尚经常剃发,因此要把头发约束起来,同时让大家知道他是个带发修行的头陀,也就是行脚僧的标志。
当然武松是个假僧人,在十字坡张青、孙二娘送给他戒箍、戒刀、僧衣等物品,只是为了让他隐藏身份。宋朝男人虽然都是长发,但是要结成发髻束在头顶,这样的话武松脸上被的犯罪标志“金印”就暴露在外面,容易再次被捕入狱。戴上戒箍后头发是下垂的,正好掩盖了额角的“金印”。武松不受戒律约束,他走到哪都是走红火的阳关大道,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睡觉时随手一拉就可以把头箍摘下。
的金箍下了咒
孙的戒箍不一样,是被神化了的法器,观音菩萨在戒箍上下了咒,戴上后会长在头上,摘不下来,唐僧念动咒语后,能松能紧。这才是真正的戒箍,能够规范苦行僧的行为。在唐僧老师絮絮叨叨的咒语的帮助下,孙修成斗战胜佛。
如果武松也戴上一样的金箍,就不会落草为寇,落得个丢了一条胳膊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