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盘活整个文化产业并不难,只要国家出面,制定相关的收储政策,给相应的艺术品赋予金融属性,让金融系统参与,象抵押贷款能置押艺术品,树立艺术品的金融价值,给予金融系统相应的话语权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该如何调整才能盘活整个文化产业?
要想盘活整个文化产业,就必须下大决心、下大气力、下大功夫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进行洗心革面、改朝换代、改弦易辙式地大调整,才有那么一线可能,否则就会换汤不换药,换人不换调,永远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活活不成,要死死不了的半死不活、疲于奔命的状态。
艺术品市场尤其是古玩古董艺术品市场是典型的“知识经济”领域,是“知识经济”“皇冠上的明珠”。既然是“知识经济”就必须遵循“知识经济”的规律、规矩与规则,而绝对不能打着“知识经济”的旗号,却大行“经济知识”之实,从而造成“天怒人怨”之现实。
“知识经济”必须“知识先行”,必须“知识伴行”,必须“知识恒行”,必须“知识”统帅“经济”,必须“知识”统领“经济”,必须“知识”统治“经济”,而绝对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以“经济”去统帅、统领和统治“知识”。
“知识经济”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路径:其一,就是对“未知事实领域”的“认知与辨识”,亦即科学研究、技术突破、路径抉择、方法适用等领先型科研项目;其二,就是对“既定事实领域”的“认知与辨识”,亦即对古董、古玩、古物的重新“认知与辨识”。
对“未知事实领域”的“认知与辨识”的“知识经济”,一般都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因为其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需要通力合作处多,当然成果也显著,对推动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的质量都会有很巨大的作用。
而对“既定事实领域”的“认知与辨识”,亦即对古董、古玩、古物的重新“认知与辨识”,则往往就会被人为地轻视、忽视与无视,因为人们往往都会认为区区一点古玩古物与古董,只不过是闲的没事干的人的一种个人嗜好爱好罢了,能有什么大的作用、意义和价值?
正是由于人们对古玩古物与古董的无知不识,所以才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奇葩式的荒诞逻辑,荒谬设想,与荒唐做法!
其实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就都应该知道:古物、古玩与古董由于其具有不可再生的独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所以其经济价值自然而然地就具有天生的保值、增值与增殖功能,完全可以作为货币发行的“锚定”来使用,因为其金融价值远远超越黄金!
而中国是世界级最大的文物、古物、古玩、古董的超级大国,有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的辉煌璀璨的文明史,文物、古物、古玩、古董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此海量的比黄金更坚挺、更人文、更璀璨的“锚定”资源不懂、不知、不会利用,孰之过?孰之祸?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如此海量、天量的最具价值,最具保值增值与增殖功能价值的文物、古物、古玩、古董全部,哪怕是部分能够利用起来的话,即使把全世界的金钱全部吸引过来,也不会出现房市、股市及汇市的动荡,也翻不起任何大的波浪与波澜,信不?是不?
所以说对“既定事实领域”的“认知与辨识”,亦即对古董、古玩、古物的重新“认知与辨识”,不但可以给对“未知事实领域”的“认知与辨识”,亦即科学研究、技术突破、路径抉择、方法适用等领先型科研项目提供大量的资金资助,而且可以强民富国,何乐不为?
当然,要走真正的“知识经济”之路,就务必率先统一文物、古物、古玩与古董鉴定的依据、尺度、标准与规则,这一点很重要,鉴定标准尺度的不一致已经成为了掣肘文物、古物、古玩及古董事业发展与进步的最大障碍和阻碍,非彻底解决不可。
只要鉴定的依据、尺度、标准和规则统一、一致了,所有寄生在古董、古玩鉴定领域里的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学腐帮派和吃屎帮派也就彻底丧失了生存的空间、市场和余地,那么,风清气正的古代艺术品市场就会百花齐放,而正个文化市场的盘活亦必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然否?
上几件古董艺术品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