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帮的地方太多了,先说台词吧:
穿帮台词1:第3集,宋运辉带宋运萍参观学校,二叔说虞山卿闷骚。
闷骚是从英语“Man show”转化过来,早年港澳地区人喜欢用这个词,后来逐步被中国大陆年
穿帮的地方太多了,先说台词吧:
穿帮台词1:第3集,宋运辉带宋运萍参观学校,二叔说虞山卿闷骚。
闷骚是从英语“Man show”转化过来,早年港澳地区人喜欢用这个词,后来逐步被中国大陆年轻族群运用。
穿帮台词2:宋运辉打篮球,处于运动过量的状态,大叔劝宋运辉吃饭,说不吃饭会得低血糖。
7、80年代的中国人比较穷,很多人是营养不良,那个时候也没有那个条件去注意医疗预防保健,所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低血糖这样的词,是不可能出现的。
穿帮台词3:第11集,雷东宝去找倒盘条的打听钢筋水泥,倒盘条的吹牛说自己连韩国的汽车都可以倒卖。
从50年代开始,中国和韩国的关系就不好,当时中国称呼韩国都是“南朝鲜”,直到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中国人这才改了称呼,直呼“韩国”。
穿帮台词4:第12集,小雷家大队四眼会计说村里的账都会做备份。
备份这个词是在有了电脑之后,为了预防磁盘里的文件丢失或者损坏,很多人会提前拷贝一份,我们称之为“备份”。
穿帮台词5:杨巡(董子健饰演)安慰宋运辉,提到了“资源整合”这4个字。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我们习惯用的词是“买”、“卖”、“批发”,连“销售”、“营销”这样的词都是非常新鲜的,更不要说“资源整合”这样的词了,那得2000年以后才有。
再说穿帮的道具和镜头吧。
之前断断续续写过《大江大河》穿帮的文章,今天总结了一下,一共有24个穿帮镜头:
穿帮1: 第1集,宋运辉(王凯饰演)竟然用A4纸做作业,折飞机。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读书人本来就非常少,纸张更是非常贵,宋运辉是一个农村人,哪里有条件拿得到A4纸呢?
穿帮2:第1集,宋运辉从山里比镇上,脚下踩的居然是非常平整的石子路。
穿帮3: 第1集,剧里发现了日光灯、吊扇,又先进又前卫。
穿帮4:第2集,宋运萍(童瑶饰演)写放弃政审申请书的时候,有一个特写的镜头。这里写到了放字,并且在这个字上停顿了一瞬。
之后她继续写,可以看出她已经行云流水地写了好几个字。
但是镜头一转换,只显示她写了弃字的上半边。
穿帮5: 第2集,宋运辉(王凯饰演)镇上的邮电所,好几次有邮筒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邮筒的位置是在邮电所台阶的右边,小信箱离邮筒的位置非常远。
然而宋运辉读大学之后,宋运萍高兴地收到信,邮筒的位置已经变成了在邮电所台阶的左边,小信箱已经在邮筒的正上方了。
穿帮6:第2集,大叔和二叔吵架时,床上有一本《文学概论参考资料》。
小七查了一下,这本书是1985年出版的。
穿帮7: 这么现代化的图书馆,成排的日光灯,地面瓷砖亮到可以照镜子。
穿帮8:第2集,宋运辉读的大学,暖水瓶也太现代了吧,虽然小七不知道这种塑料暖水瓶壳什么时候有的,但是当时那个年代,普通人家应该还是以竹篾壳和铁壳为主吧。再看看这个布告栏,看起来还蛮像那个年代的。
然而宋运辉带宋运萍到学校里参观的时候,大家再看看这个布告栏,是不是感觉穿越到了2018年?
这个上下铺床又结实又好看,看起来也是2018年的水平啊。
1989年播出的《十六岁的花季》,那还是上海的学校,都只是这种铁丝床,晃晃悠悠的。
穿帮9:在第三集宋运辉、宋运萍回家的时候,他们摔跤的地方,下的雪还蛮大的。
我们可以看到,地上都积了一些雪。
但是后面郁郁葱葱的树,没有一点雪的痕迹。
我们再对比一下,下过雪的天气,正常的树都应该是跟下图的树一样,有积雪的。
穿帮10:第4集,宋运萍的房间貌似有一个四层的不锈钢饭盒?
穿帮11: 宋运辉去小学做辅导员的时候,教室竟然有电线扣板,而且还用塑料埋好了线。
像这样的小学生课堂、像这样的窗户,现在很多偏远县城都做不到吧。
穿帮12:第7集,小雷家大队会计四眼跟雷东宝(杨烁饰演)说分了一张自行车票。
然而几天后,小雷家的人去县里找徐县长的时候,他们就有成排的自行车了。
结婚时候的自行车更是多得不得了。
再看看拖拉机的这个座椅,竟然还有方向盘……
穿帮13: 第7集,宋运辉找梁思申沟通的时候,拿出来一张试卷,有网友吐槽说那个年代的试卷应该都是蜡纸油墨版印的才对,而那张试卷是打印出来的。
比如蜡纸油墨版印的试卷是像下图这样的。
穿帮14: 梁思申的自行车已经跟咱们现在的自行车没有两样了。
而且梁思申的衣服也是相当时尚啊。对比一下,今年《声入人心》里歌手的衣服。
穿帮15:第8集,梁思申找宋运辉,说:“找一个用一个时间,学完高中三年课程的人。”
然而,细心的网友“小桥流水63452”却告诉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根本没有三年的课程,而下面的回复也证明他说的是对的。
穿帮16:第8集,宋运辉说宋运萍放暑假的时候结婚,然而她们穿这么多衣服,不是春天也应该是秋天吧;而且那个年代的西装有这么修身吗?
穿帮17:第9集,可口可乐,这个可能是植入广告。
不过小七还是查了一下,发现可口可乐确实在1960年就生产了一种钢罐,是这个样子的。
穿帮18:第11集,雷东宝去找钢筋水泥,虞山卿让他去找倒盘条的,到倒盘条家的时候,发现“一户一表”的电表,要知道,那个年代,全国还没有实现全民户户通电,更不要说一户一表了。
穿帮19:还是第11集,钢筋厂厂长一不小心口误,把钢筋说成了水泥。
穿帮20:第13集,雷东宝被关,县委陈主任和宋运辉、宋运萍两姐弟相遇时,手里拿的都是自动伞。
穿帮21:第14集,小七是80后,出生在南方,小时候也只见过青砖,《大江大河》里小雷家刚开始生产的就是红砖,这一点小七本来就有疑虑,然而到14集时,竟然出现了水泥砖……
穿帮22:第14集,徐县长找雷东宝喝酒的时候,酒杯里的酒居然在冒烟。
穿帮23:第14集,有网友说那个时候完全是内部分配,不可能有像人才市场一样的面试招工。
因为只有一个就业名额,表现好的宋运辉被虞山卿挤掉,宋运辉不开心,出来散心,看看这个房子跨度几十米的全钢结构顶棚,未免也太现代了吧。(这个貌似第2集里也有)
而且貌似出现了塑胶跑道?
穿帮24:第15集,玻璃钢安全帽?也不符合那个年代。
那个时候更多的应该是这种竹篾安全帽啊。
有好几个网友告诉小七,宋运辉带的那个眼镜是镀膜树脂镜片,而那个时候的人基本上用的是玻璃镜片。
但是小七查了很久,也查不到镀膜树脂镜片的发展史,所以,如果有懂行的朋友们,是不是可以解释一下呢?网友“孤星月5”说宋运辉父亲住院,点滴扎在手背,那个年代打点滴都是扎在手腕上。
这个小七实在是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小时候身体不舒服吃药,医生如果开药的话,都是拿剪刀剪成几片,再拿纸包好给我们,不像现在一买就是几盒药。
本文由“影视小七说”原创,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请点赞、分享哦,更多的影视评论吐槽,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大家有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