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诚挚为你作答。
昨天已经回答了一次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今天再和大家一起来详细谈一谈这个问题。虽然事件的调查仍然在进行中,但英勇机长刘传建冷静与专业的迫
川航3U8633,刘传建机组,创造了一个世界航空界的奇迹,该奇迹必将永载航空界史册。我们用几个关键词言简意赅回顾一下此次事件:
险情极其罕见:
万米高空、驾驶舱玻璃掉落、极度缺氧、零下50度严寒、飞机仪表盘破损、无线电失灵、只能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飞机……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一个飞行员来说,每一点操作不当都足以致命!
致命速度:
事情发生后,空军某基地特级飞行员、三代战机飞行专家李先生曾为此撰文,称这次事件的处理,堪称完美,突显了当事飞行员坚韧、沉着的意志品质。曾经有战斗机在飞行中遇到座舱盖爆破,高空缺氧条件下,造成两名飞行员瞬间同时失去操纵知觉,最终牺牲。
在那样的高空、高速、低温环境下遇险,驾驶员只有13秒的时间反应,其中七秒的愣神反应时间,这剩下的六秒钟时间内有四秒钟,他需要戴上氧气面罩。打开氧气开关。实际操作时间只有两秒钟,去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同时,航班在万米高空飞行时,玻璃破碎会瞬间造成舱内失压,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加上8-900公里的航速,普通人根本吃不消。
我们试想,在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山顶,你穿一件衬衣,迎着每秒200米的大风,是何感觉?
这点,我们从副驾驶被大风撕得粉碎的衣服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损失巨大:
假如,此次风挡玻璃破损后,机组人员没有成功处置,从而发生意外,那损失可谓极其巨大。
事故除了会造成数亿元计的飞机、乘客赔偿这些直接经济损失外,对航空公司的声誉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更别说国际影响了。
因此,对机组进行重奖是必须的。
1990年6月10日上午7点20分左右,英国航空5390航班在从英国伯明翰起飞前往西班牙马拉加途中,也发生一起驾驶舱左侧风挡玻璃脱落的意外,机长蒂姆在上半身被吸出驾驶室的情况下,经过20多分钟紧急操作后,飞机最终平稳降落于跑道,成为世界民航史上最惊险的一次迫降。
刘传建机组,成为第二个遭遇类似事件的机组,当时英国机组巡航高度在5300米左右,而刘传建机组巡航高度近万米,可谓是一次世界级的“紧急迫降”。
对于这样的机组来说,给予精神、物质奖励有何不可?并且,还要是重奖。在网上,大家都参照东航“10.11”事件进行对比。
2016年10月11日,在上海虹桥机场36L跑道上,因塔台管制员工作疏忽,遗忘飞机动态,违反工作标准,造成一架飞机起飞的同时,另一架飞机横穿跑道的事件,最终还是靠着机组成熟的驾驶经验,强行升空避免了两机相撞的重大事故发生。
2016年11月3日,东航召开虹桥机场10.11事件何超机组表彰大会,民航局领导和东航高管悉数到场。机长何超被评为先进党员,并奖励人民币300万元,同时机组也获得表彰和人民币60万元的奖励。
对比刘传建机组的举动,我个人觉得对刘传建奖励500-600万元,对机组奖励200万元比较合适。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精神层面的奖励,比如立功、晋级等。如果民航局领导要奖励的再多点更好,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不会有意见。
这一点,乘坐当天航班的旅客肯定最有发言权。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请点击关注哦,头条号《普了次法》有更多精彩视频等你来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