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确实是,因为只要梅西的球队赢了,这场球就不算关键战役了;只要梅西的球队输了,这场球就是关键战役。
所以梅西永远不可能在关键战有好的表现啊。
以本赛季巴萨最后的3场杯赛
这个确实是,因为只要梅西的球队赢了,这场球就不算关键战役了;只要梅西的球队输了,这场球就是关键战役。
所以梅西永远不可能在关键战有好的表现啊。
以本赛季巴萨最后的3场杯赛为例,2场欧冠半决赛+一场国王杯决赛,梅西进了3个球,球队后防丢了6个,导致欧冠和国王杯双线失败。但是你可以说梅西领袖能力有限没有给队友鼓劲阻止崩盘,但你要说梅西个人的表现差,请问是用肚脐眼看的球么?三场比赛的评分,分别为10分、7.6分、9.1分,两场全场最佳一场队内最佳,这种表现输了球还要背锅?
除了梅西,足坛哪个巨星享受过这种苛刻的要求么?
浮躁的球迷圈?
赢了吹上天,输了黑成碳。现在的球迷圈就是这样,浮躁!
看球这么多年,我真的没见过一个像梅西这样,半个月前还被称为“出来看上帝”。因为球队输了两场比赛,就被黑的体无完肤的球员了。而且输的比赛里,梅西自己还进了1个球。
本人觉得,现在有些球迷已经魔怔了,完全不看比赛只看结果。
一方面不承认梅西的球技是历史最强的,一方面又用比历史最强还要苛刻的要求来要求梅西,只要一场达不到,马上开始无脑黑。
当然,这里面确实有部分极端“梅吹”的因素存在,有些言论太给梅西招黑。比如巴洛特利在推特上那句“看在足球的份上,不要把梅西跟尤文7号相比”。说这种话就是牛逼一时爽,输球火葬场的下场。
但是话说回来啊,这是人家巴洛特利看完梅西的表现后自发的吹捧,又不是梅西自己吹的。
自媒体乌烟瘴气
除了球迷圈的浮躁气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也是不停地推波助澜。标题怎么夸张怎么写,内容怎么极端怎么写,只要有流量就行。
完全没有一点情怀,没有一点节操!
吹就完了,黑就完了,足球本身?一边呆着去。
想一想以前纸质媒体的时代,那时候编辑是怎么写文章的?
94年踢飞点球的巴乔、98年决赛梦游的大罗、02年失误脱手的卡恩......全部得到了媒体的一致同情,大篇幅的渲染悲情。所以以前为什么黑子少?媒体引导得好啊,舆论环境好啊。在情怀遍地的时代,是没有失败者的。
有的人说梅西生在了好时代,我看恰恰相反。我从没有觉得足球变了;而是球迷与媒体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