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的《古惑仔》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惑仔》这部电影,想必大家一定倒背如流了,曾经是我们80、90后的最爱。故事讲述的是一批热血青年,为了成为大哥发财致富,
《古惑仔》之所以没有续集,有三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投资人愿意再拍,主要演员不愿意续演,影片版权问题。
原因一:票房下滑,投资人撤资。
1996年,《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票房2111万港币,《古惑仔2之猛龙过江》票房2249万港币,《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票房1949万港币,1997年,《古惑仔4之战无不胜》票房1579万港币。1998年,《古惑仔5之龙争虎斗》票房1287万港币。2000年,《古惑仔之胜者为王》票房770万港币。
从票房数据可以看出来,《古惑仔》这个系列到后期票房已经下滑严重。这也是很多电影续集的一个通病,就是很难在超越前作或者焕发新春,再创票房奇迹。
原因二:主要演员弃演,主创团队难聚首。
系列电影拍多了,对一个演员的未来发展不是有利的事情。因为这样大众对他的表演就很容易定型,就是他拍其它电影,大众也容易想起来“陈浩南”。里面的主演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等主要演员也是如此。他们肯定也是想寻求一种表演上的突破。
郑伊健在1997年就拍摄了《风云雄霸天下》,1999年拍摄了《中华英雄》,2000年拍摄《决战紫禁之巅》。这三部无一例外都是当年创造香港电影票房记录的电影。
同时《古惑仔》的主创团队也是经历过多年的电影拍摄早已创作疲劳。因为前面几部古惑仔的拍摄周期最短2个月,面对投资人和市场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后期团队同样得面对“古惑仔”的金字招牌和多年以来广大影迷的期待,以及投资方和市场的巨大变化。一旦拍砸了,恐怕能被唾沫星子淹死。
古惑仔系列最后一部《胜者为王》已经没有了这个IP的巨大logo,因为“古惑仔”的ip版权已经没了。故事在延续,但是这个名字不能再用了。
《古惑仔》前5部的电影版权,一直在香港电影大亨邹文怀于1970年创立的嘉禾娱乐手里。
199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邹文怀投资房产失败,次年又在地皮战上输给了邵氏。为了解决财务危机,1999年,嘉禾不得不将旗下300多部影片的版权,以2500万美元的打包价卖给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延伸问题,演员选角。
《古惑仔》系列除了主演的精彩演绎,对手戏也是十分富有看点的。几乎动用了国内众多著名的影视巨星。万梓良,任达华,吴镇宇,柯受良,陈惠敏,张耀扬等等。如果有第七部,都会是谁呢?他们是否愿意拍摄而且有档期合作呢?
还有从1996到2000年,一共6部电影这已经创造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一个记录。放在全球系列电影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记录。因为一般都是三部曲。就算经典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才是5部,《哈利波特》系列则是8部。
其实古惑仔这个ip这么多年来也一直都在拍,从以前的《古惑仔少年激斗篇》《洪兴十三妹》到近几年的《江湖新秩序》。
2018年五个人也聚首拍摄了《黄金兄弟》,电影最后取得了3亿票房。但是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
所以续集不续集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最后说一句,7部古惑仔(算上少年篇)的导演都是刘伟强。后来他又拍摄了《无间道》三部曲和《头文字D》等一众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