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和一个东北人共事。
这个人好抽烟好喝酒,颇有东北人的特色。尤其是喝了酒之后特别能侃会吹,真给我们有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和找不到的关系的印象。
席间觥筹交错,称兄道弟,弄
我曾经和一个东北人共事。
这个人好抽烟好喝酒,颇有东北人的特色。尤其是喝了酒之后特别能侃会吹,真给我们有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和找不到的关系的印象。
席间觥筹交错,称兄道弟,弄得我们4人也热血沸腾。如此有5次,前4次我们四个人都争着买单,但当第五次结账时,那位东北哥们拿起电话,称老婆出了车祸,要赶紧过去。
我们也没放心上,问他老婆在哪个医院,然后摆手示意他快去。他连连作揖,如风般夺门而去。
结完账后,我们想到他慌张的样子,觉得事情应该不小,于是相约买了慰问品前去市二院探望。
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问了急救和门诊,均称没有见到或不知情。中间一哥们有认识的工作人员,麻烦他问了今天急救和外科的医生,他们肯定地说没有此人。
我们心生疑窦,便打了这位东北哥们的电话,询问原委。他又说事情不大,回家了。
我们便没有再说什么,但心中的疑惑却挥之不去。
又有了闲暇,几个人又想着聚餐。那位东北哥们十分爽朗地跟了过来。席间不表,结账时,这哥们又拿起电话,称丈母娘驾到,正在高铁站内催他去接。他一再地作揖致歉,我们相视一笑,没再多言。
回想起这东北哥们,外表的豪爽掩盖的是内心的鸡贼。小器到什么程度呢?别人递烟请吃饭,他是逢烟必接,逢请必到。但说实话,我以未见他给别人发过一支烟,请过一顿酒。
就在我们酝酿第7次的聚餐时,他又凑了上来,拿出了异乎寻常的热乎劲。老薛说了一句:“老李周六给闺女摆上大学的庆祝宴会,我们约好了一人五百,老耿(东北这哥们)你就和我们一样吧,今天就把钱集中起来,后天(周六)送过去,一下2000,也有体面些。”
我亲眼看见这哥们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狡黠,果然,他说道:“哎呀,太不巧了,周六我要和老婆一起去看老丈,说好了的不能更改了。”只见他又是一再作揖,满脸歉意。
我接口道:“没关系,就不强迫你耽误宝贵时间了,只要礼金到就成了。”
他忙道:“哎呀,我们家的钱都是我老婆管着的,我回去向她请示,不,不给不行,谁让咱侄女金榜题名呢?大喜,得庆祝!”
我们又是一笑置之,已大致猜到了周六的结果。果然,一直到这一天,他都没有半点表示。我用微信联系他,不回;打他电话,关机。
我们用六顿饭,高价印证了这位白吃白喝的东北哥们。
从那以后,只要他蹭饭,我们准会一哄而散。有一次吃到半路,那家伙来了,我装作去结账,这几个装着上厕所,我们统统跑散了。
那家伙已经喝得云山雾罩,平时的机灵劲儿也大打了折扣,结果那家伙后来点的一瓶茅台,加上席上的近两千元,共折后3000块,在给我们打了一转电话都报关机的情况下,不得不自己把账结了。
他老婆狠骂了他一顿,也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什么坑老实人,什么不仁不义,什么狐朋狗友,说的极其难听,真个应了泼妇骂街。
这种亏我们岂能善罢甘休。反正撕破了脸,当着越聚越多的人,我们平静地说出了他的表现。因为他的表现一直都在众人眼里,附和的也挺多人,终于这家伙知道羞耻二字了,灰溜溜地走了。
此后,他调了地方,也没脸再在这儿呆下去了。
我们明知是个例,但再看到有关东北人豪爽的电影电视剧和眼前大活人的时候,我们都呵呵一笑,或敬而远之。
只因为,不想伤人,更不想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