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啸找座庙,
没有宽带无信号。
边敲木鱼读诗书,
皈依我佛改浮躁。曾经年少时,一本书,就让小伙伴们抢来抢去,读起来狼吞虎咽,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人
曾经年少时,一本书,就让小伙伴们抢来抢去,读起来狼吞虎咽,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人明辨是非,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改善气质。常读书,有了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自身的修养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道理虽好,只是时代变幻,在这快节奏的当今,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读书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不少人浅尝辄止,因此能够坚持读书的人,不多了。
读书始终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心态,静下心来才能读好书,领略更多的人生真谛和意义。问题是,身处社会,成年人要为生存打拼,为担负家庭责任而奔忙,少有闲暇时光读书,即使见缝插针式的读书,也会因各种杂事所影响,完全静心读书,简直是奢望。这样看来,唯有学生、无后顾之忧的自由职业或无业者、退休人员这类人群可以办到。
那么,完全静下心来读书,就不能办到了吗?非也。
首先,你要有读书的愿望,这种愿望发自内心,迫切而又实实在在。现在外部的诱惑太多了,电脑、手机里的信息、娱乐内容,五花八门,有图片和视频,可以满足各种偏好的人们,让人欲罢不能。没有定力的读者,常常才看几页,就沉浸在手机包罗万象的屏幕上了,完全静心,谈何容易?
其次,要看你读的什么书,读自己喜欢的,自然很容易入定,不喜欢的,因为内心抵触,自然不能心平气和地进行下去了。因此,读书前,要选择好看什么样的书。
再者,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也很重要。有条件的,在家里布置一个专门的书房,那就更有气氛了。选择合适的时间,譬如晚上、早上,人们还在休息的时候,万籁俱寂的时间段,给自己泡杯茶,灯光柔和,暖意融融,很有助于你尽快静下心来,沉醉于书海之中。
最后,养成一个读书的好习惯。给自己制定一个每日必须读多少页的强制性目标,在读书时做一些笔记,完成目标后,专门有读书记录。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拿到书后,很快就会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看下去,即使有喧哗、嘈杂,对你也影响甚微,该是多好的状态啊。
当然,因为条件所限,我们不可能总是在非常理想的环境和精神状态下读书,那样显得有些舍本逐末了。只有愿意,在嘈杂的闹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也可以抽得片刻时间去读书,真正爱读书的人内心自然有一方小世界,宁静、怡然。心有阳光,我自向阳,且读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