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如何解释?该如何掌握?

我所理解的方法论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工具的总和,是一套具有严谨逻辑的系统思考、前提假设和结论验证的认知体系。
一、方法论的发展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8 12:33:51

我所理解的方法论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工具的总和,是一套具有严谨逻辑的系统思考、前提假设和结论验证的认知体系。

一、方法论的发展

方法论由来已久,从中国古代的孔子,到康德、黑格尔、笛卡尔,到马克思方法论,再到现代的科学方法论,经过了两千年发展,流派甚多,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法国著名学者笛卡尔曾单独著述了《方法论》一书,提出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首先要怀疑一切,即“怀疑一切”理论。

2.把复杂的问题,尽可能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逐个解决。

3.把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4.所有问题解决后,再回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

 

二、方法论的应用

方法论最开始是抽象的,不以实用目的,在贵族阶段纯粹是精神上的追求,探究问题的根源和底层逻辑,经过长期发展,尤其是近现代,逐渐应用到社会科学实践和自然科学实践中。在西方,研究科学的人通常希望将研究的问题转变为定量研究,西方学者相信数字不会作假,更能精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而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找到事物的存在规律,建立数据模型,预测事物的走向,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无不是统计学方法论的应用结果。

三、个人如何建立方法论的思维模式

首先要搭建自己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体系,即建立从“认知层”到“本质层”,再从“本质层”到“应用层”的联系,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经过不断循环反复的演练,个人的方法论就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在这里推荐一个著名教育专家库伯,有一个著名理论叫“库伯学习圈”,是综合了杜威、皮亚杰等人的思维模式之后,所提出的方法论学习结构。“库伯学习圈”是一个闭环的图形结构,有四个环节构成,即“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实验”、“具体经验”。“抽象概念化”就是将问题转化为定量研究,“实验”就是将寻找问题的根源,建立y=f(x)的数学模型,通过自变量X的调节,得到因变量y的值。在这个部分,目前市场上有两个比较成熟也是应该最多的统计分析软件, Minitab和SPSS,推荐大家试用。

 

方法论是一个严谨的推理和分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反复演练和修为,才能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体系。

以上为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欢迎探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