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这部电影,中文译名为《窃听风暴》,查一下资料,发现这部电影竟获得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而自己竟一无所知。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
《窃听风暴》或者可以译为《他人的生活》是我最喜欢的三部欧洲电影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美丽人生》和《天堂电影院》。
《窃听风暴》也是我认为拍得最好的关于东德历史的电影。说它好的理由其实很多,简单的说就是剧本写得好,演员演技好,影片节奏控制得好,细节处理得好。
这部电影是导演多纳斯马尔克的处女座,凭借这部电影,他一鸣惊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短片导演一跃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欧洲导演之一。他的导演风格继承了前辈维姆文德斯和汤姆提克威的工整性和准确性,又增加了他本人特有的一股冲劲,给影片增加了不少张力。
这部电影也是德国知名演员乌尔赖希生命中的最后一部电影。影片上映并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不久,他就因为癌症去世。他将自己的最后精力都投在了片中魏斯勒这个悲剧人物中。
我尤其欣赏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是乌尔赖希扮演的魏斯勒在窃听作家一段时间后,实在忍不住寂寞,通过电话联系了一个应召女郎为他进行性服务。应召女郎相貌一般还身材走样,但魏斯勒并不计较。情节粗来起来十分粗鲁,但却格外令人印象深刻。在某种高压环境下,许多人的人性受到了压抑,连一些最基本的欲望都变得隐忍。这也呼应了影片的原名《他人的生活》。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变得听之任之,也就成为了他人。而性欲的解放,某种程度上说也标志着人性的解放,使一个人慢慢找回了自我。
影片最后的一幕同样格外动人,魏斯勒在书店门口看到了作家特地为他写的书,决定进去买一本。店员问他:“要把书包起来送人吗?”魏斯勒从容答到:“Nein,das ist fuer mich(不用了,这本书是给我的).”一语双关令人动容。
#窃听风暴# #欧洲电影# #德国# #德国电影# #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