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是中医说法,凭脉象。肾炎分发很复杂。肾小球,肾盂,肾小管,还有病理分型,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先查尿液分析,再讲下一步,这样问是大海捞鱼肾虚是中医的概
肾虚是中医的概念,肾炎是西医的疾病。两个名词不在同一个医疗体系内,没有什么关系。
中医的肾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它并不像西医那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器官,而是有实有虚,包含一些宽泛的概念。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又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还有肾气虚等等。肾虚可能导致“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赤黄”等问题。
西医的肾脏是一对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将我们身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及废物、毒物清除出去。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保留身体里的水分和其他物质,从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保障我们的机体健康运转。此外,肾脏还有内分泌的功能,生成的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物质。
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参与的,最后导致肾固有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一组肾脏疾病。肾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乏力、腰部疼痛、纳差、肉眼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尿量减少(部分患者少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乍一看肾炎可能与肾虚的一些表现比如腰酸乏力、精神状态不好等等有一些关联。这是因为中医的“肾虚”,可能包含了西医的“肾炎”的概念。但是这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中西医对于疾病的诊断也不一样。
中医主要是研究症状和表现,然后讲这些症状归类,得出一个“肾虚”的概念。而西医则对肾炎的病因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甚至已经达到细胞和分子层面来阐明肾炎的发生的机制。从对病因的研究这一方面来讲,中医没有研究疾病的“本”,只是针对表现出来的症状,而西医则“标”、“本”都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