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看过“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可否发表一下观点?或是有感而发写个观后感?

《南京!南京!》是由陆川导演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r
该片意在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01:43:54

《南京!南京!》是由陆川导演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r

该片意在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出战争对人性的璀摧残。2009年4月22日本片在中国内地公映。\r

讲句实际话,作为第三代移民的小编大体算是“南京人”了,当初那段时间也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部关于“南京”的电影。这些电影包括《拉贝日记》、《南京!南京!》以及《金陵十三钗》。\r

看了这么多电影到最后脑子里面其实也有些混淆混乱了,关于每部电影记得内容更多的不是故事的多少情节脉络,而是其中遗留下的一些片段与一些观影最直接的感受。\r

关于《拉贝日记》我记得最深的是开场的“讲述会”;《金陵十三钗》记得最深的是贝尔的脸和十三人秦淮歌舞声中换换步来的画面;《南京!南京!》记得最深的相对较多,可是也相对较纷杂。\r

我记得刘烨开场不久和国军留守部队最后的坚持、范伟由始至终的“憋屈”与父爱和江一燕一人分饰两角的角色的种种坚强与脆弱。这些场面都可算是影片中比较让人动容的部分,我能记得,其实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我对这些角色的某种程度上的“喜欢”。\r

但是电影里还有很多让我久久难忘的东西,让人多少如鲠在喉。那些“赤裸裸”的“性爱”或者说“强暴”场景,这部电影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女性雪白丰满的臀和酥胸、大腿。并不是说这样的戏份不应该出现,但我觉得这种过度的描写依旧严重影响到了观众、破坏剧情的节奏了。这些画面中,女性是白皙美丽魅力十足的,动作是直接、强给的,刺激感之余我没有感觉到导演的“克制”,肉欲过多后,我只觉得肉欲十足,仿佛不止电影里的日军疯狂于此,连导演本人都沉迷于这些展现里。\r

我个人不是标准的女权主义者,对于Metoo也一直持保留态度,但是这部电影我还是要好好地怀疑一下导演的用意。难道日军的暴行只能用如此“直白”的戏份表现吗?想想奥斯维辛纪念馆现在用以展现暴行的一个场景——遇难者的鞋子。那惊人的数量不用书写,只放在那就让人惊骇,它直接却高级又含蓄,想及此我不由有些脸红。\r

诚然性爱在影片里还被用来表现日本主角那边的人性变化,情感与理性在欲望里得到表现。所以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其实是大多数人最不喜欢的“为日军开脱背书”的江一燕的两个角色与日本男主的部分。相比之下,刘烨和高圆圆那里剧情实在是真的太弱,让人无法回忆出到底说了什么。\r

我喜欢范伟老师在电影里的表演,将那种虚与委蛇、溜须拍马、苟且求生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那种小人物的真实悲哀与无奈让人憋屈,他由始至终对家人的细心呵护、高于一切却也让我动容。他最后的悲剧结局,其实在一开始便已经注定,我却依旧无法不为之惋惜。\r

陆川这部电影被抨击最多的其实就是为日本普通士兵和“卖国贼”(范伟的角色)开脱,但是其实讽刺的是日本人大多数是最不喜欢《南京!南京!》的,原因便是这部电影让日军看上去只是没有脑子的肉欲狂。顺便一提,日本人最喜欢的南京题材电影是《拉贝日记》,看来果然第三方拍的东西更“普世”。但我们也可见“客观”“克制”对于影像传播的重要。\r

陆川在电影里注入了过多的个人情感,他展现的也是他心目中的南京大屠杀。他似乎想站在“客观”的位置上去看待整个事件,可最后的效果却是多方都不买账,而故事也在多线索叙事下显得有些松散与支离。特别是过度关注于描画日本士兵那条线,中国士兵的方面除了最初的戏出彩些外,其他就毫无存在感了。\r

其实在小编这种从学生时代就接触很多日剧日影的人看来,陆川的这种视角也许是不需要中国导演去过度表现的。因为日本国内关于日本“战后创伤”的片子真的是多如牛毛、俯拾皆是。日本人不少人甚至觉得自己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故而也就在内心早早地为自己“开解”了,进而他们也就无法让自己抱有什么“愧疚”、“反省罪恶”。对于现代社会下的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战争”的概念,所以那些“右翼”洗脑开脱罪责的电影才能在日本大行其事。\r

那么作为中国的导演该做的更该是在克制与客观的视角下,能将战争的残酷与罪责展现出来,而不是急着连罪责都没展现好就开始“反过来替对方思考”了。\r

这便是我一直以来的真情实感。\r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