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炮,W90式45倍口径203mm榴弹炮
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与国外合作,我国火炮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包括与德国和英国的技术合作,引进高压电渣重熔、液压身管自紧两项先进
亚洲第一炮,W90式45倍口径203mm榴弹炮
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与国外合作,我国火炮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包括与德国和英国的技术合作,引进高压电渣重熔、液压身管自紧两项先进技术,以及引进国际空间公司(SRC)的GC-45火炮,并参与奥地利联合钢铁集团的改进GC-45型火炮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我们也自行研发生产了具有当时世界顶级水准的W88式45倍口径榴弹炮。在北方工业院墙内的W90式203mm榴弹炮以及“亚洲第一炮”标牌
1987年,著名的火炮疯子加拿大布尔博士受邀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其邀请我国与英国SRC公司、西班牙ERT公司一起联合研发新型203mm远程大炮。由英国SRC公司(SRC公司是布尔博士的魁北克空间研究公司与比利时PRB集团合资建立,实际上就是布尔博士本人负责)提供工程图纸设计,西班牙ERT公司制造两门样炮和进行试验,我国北方工业制造、改进样炮和进行扩大试验,每个阶段结束后都将进行试验文件交换。
“火炮疯子”布尔博士可以说是奇才,以一己之力推动火炮增程技术大发展。其来中国时惊讶的发现我们之前秘密进行的超级大炮“先锋反导大炮”,因而倾囊相授我们相当多的火炮技术作为交换相关数据资料。只可惜布尔博士可能在这里获得灵感,之后跑去给萨达姆研发能够打到外太空的“巴比伦大炮”,最终被以色列担心威胁,派摩萨德将其暗杀。
W90式203mm榴弹炮战斗全重达到16吨,展开状态长度达到17.7米,最大射速3发/分钟,持续射速1.5发/分钟。使用底凹弹重95.6公斤,底排增程弹重100.1公斤,炮口初速为933米/秒,最大射程40公里(底凹弹)、50公里(底排增程弹)。
W90式203mm火炮计划分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其使用的45倍径长身管为铬镍钼电渣重熔钢制造,采用液压自紧技术,64条右旋膛线,身管内膛镀铬处理,身管寿命较长,约1000发。其后座力峰值超过80吨,以至于试射时就震坏炮架,为此下架和大架首次采用了的高强度的马氏体时效钢,同时配装了效率高达65.9%的双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
现役的PLZ-05式52倍口径155mm自行榴弹炮,虽然其最大射程为52公里,略微超过W90式,但这是弹炮的功劳,这是使用火箭底排增程弹打出的成绩,PLZ-05式使用普通的底排增程弹最大射程为39公里,不如W90使用同类型弹种的50公里射程。
但是可惜W90式203mm榴弹炮在项目之初就是非常依赖外贸,其研发主要目的是为了取代已经相当老旧的美制M2A2型203mm榴弹炮和M110型203mm自行榴弹炮。然而苏联解体之后,各国陆军压力大缓,欧洲国家都取消了203mm榴弹炮的列装。与此同时,海湾战争中,装备大量G-5、GC-45远程火炮的伊拉克在美军的强大空袭下毫无作用,被炸得寸草不生,也深深的刺激我军进行装备研发方面的调整,该型火炮并未正式列装,但他为我国火炮技术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