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心五,清末武术家,老家是湖南的。
俗话说:富不学文,穷不练武。杜心五原是个官二代,他爹曾是清军都司,家中田产又多,是故,能有钱财支撑他任性的学武术。
他七岁跟人学扔石头,说丢中远
1935年10月,长沙又一村国术俱乐部迎来了一位非常出色的武师,他叫柳森严,号称“长沙武霸”,此次前来,他与杜心五切磋手指头上的硬功夫。
一声“开始”后,杜心五用手指头将柳森严压得两眼发黑,滚倒在地,半晌才爬起身来,此次切磋,柳森严输得心服口服。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杜心五的功夫有多高?他到底有多能打?”
下面,三悟频道将从13岁、26岁、43岁、59岁、66岁、84岁等6个年龄段和大家一起回顾杜心五大侠的英勇事迹,从而总结他的武术功底。
一、13岁,挂牌比武,独孤求败,只为求一位良师
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王二小的故事》,为了确保乡亲们顺利转移,正在放羊的王二小将敌人引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敌人得知中了圈套后,用刺刀残忍地刺死了王二小,这一年,王二小年仅13岁,他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可敬可畏。
比王二小年长60岁的杜心五,在13岁的时候,虽然做得事情没有王二小那么悲壮,但是,同样值得我们敬佩。
13岁时,杜心五写了一块比武的牌子:“小子不才,诚心求师。惟须比试,能胜余者,千金礼聘,决不食言。——慈利江垭岩板田村杜慎媿”。
他这种挂牌比武的做法,目的就是为了拜求一名“良师”。
牌子挂出后,很多武人前来应试,但是,一番比试后,这些武人均败在了杜心五手下,一时间,无人能胜,杜心五大有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直到有一天,一位身材矮小的武师出现在杜心五的面前,才算让杜心五大开了眼界。
事情是这样的,贵州的赵玉山给杜心五写了一封信,主要意思就是给杜心五推荐了一位武林奇士,嘱咐杜心五一定要恭谨迎候这位武师,千万不能失之交臂,否则,会遗憾一生。
可是,当杜心五看到这位武师后,傻眼了。
他看到这位武师身材矮小、瘦骨嶙峋,大有一种弱不禁风的样子,心中未免对这位武师的水平感到疑惑,但是,朋友赵玉山的书信在先,自己就不能轻易怠慢这位武师,再说,杜心五深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人生信条。
于是,他照旧与这位身材矮小的武师比武,以便摸个究竟。
几经试探后,虽然杜心五用尽自己平生所学,但是,就是赢不了这位矮小武师,即便偷袭,也不能成功。
就这样,他才认识到眼前的这位矮小武师乃非常人,正是“自然门”的创始人----四川徐矮师。
这位徐矮师集武当、少林之精华,创造出“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自然门功夫。
于是,杜心五心服口服的拜了徐矮师为师。
在徐矮师的要求和指导下,杜心五一边学习四书五经,一边学习“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自然门功夫,经过对手、眼和步法的练习,逐步提升了踢、蹬、扫、踩、踹等腿上的上乘功夫,并掌握了自然门的“内拳法”,逐渐将意、气、内功和外功做到浑然一体,甚至达到了吞吐沉浮、运气发功,内在的一股升腾之力,瞬息之间就可以做到可收可发的境界。
3年后,杜心武又学会了徐矮师“法于天地阴阳之理,顺乎自然规律之道”的自然门轻功,成为了“自然门”鼻祖徐矮师的独传弟子。
可以说,有志不在年高,13岁的杜心五挂牌比武,悬赏拜师,最终学得真传,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代大侠,这种成就比同龄人高出了一大截。
二、26岁,给孙中山当保镖,以一敌多,轻松打退刺客,成为“中华第一保镖”
20岁那年,杜心五在京城结识了一位进步青年,这位进步青年的爱国情操改变了杜心五的人生轨迹。
这位进步青年就是宋教仁,在宋教仁的影响下,杜心五的爱国情操逐步得到激发,6年后,经过宋教仁的介绍,在日本留学的杜心五加入了同盟会,并且给孙中山当上了保镖,这一年,杜心五年仅26岁。
由于同盟会触及到了清政府的利益,慈禧一直想派人去刺杀孙中山等人,这不机会来了。
得知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柳亚子等人在东京牛町区若宫町开会,慈禧马上安排清廷驻日使馆秘密派出3名刺客前去实施刺杀行动。
不料,他们遇到了杜心五。
就在大家开会期间,杜心五发现会场附近有3个鬼鬼祟祟的人非常可疑,于是,他开门见山地说道:“你们三位身上都有铁器,请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不好意思,我们没有”,为首的一名刺客答道。
“既然你们不拿出来,那我就自己来取了”,杜心五说道。
说罢,只见杜心五来了一个转身,用自己的手在3名刺客身上摸了一个遍,动作麻利,快如闪电,还没等3名刺客反应过来,身上的手枪就已经落到了杜心五手中。
等这3名刺客清醒过来后,恼羞成怒,一起挥着拳头向杜心五打了过来。
杜心五见状,不慌不忙,只是在中间用灵活的脚步走圆圈,一边走,一边躲闪,身体灵活得就像一条泥鳅,来回摇摆,令那3名刺客看得见、摸不着。
就在刺客们伸手抓杜心五时,只见杜心五飞起右腿,“横”的一扫,3名刺客应声倒地,这一招就是杜心五的拿手绝活----“神腿”。
三名刺客见状,爬起身来,一哄而散。
三、43岁,一招“横扫千钩”踢倒“磨剪人”;一招“点穴手”要了赵金彪的老命
1912年的秋天,杜心五在宋教仁的住宅前发现了一位形迹可疑的“磨剪人”,这位“磨剪人”身材高大,虎背狼腰,长相凶悍,看上去就不是好人。
杜心五悄悄走到“磨剪人”身边,二话不说,直接使出一招“双龙棒珠”的招式,就将“磨剪人”给悬空举了起来。
岂料,这位“磨剪人”也非善茬,他立即甩出一招“五雷掌”,向杜心五的头部劈去。
说时迟,那时快,杜心五把头一扭,抬起右腿,就是一个“横扫千钩”,把这位“磨剪人”踢出了一丈多远。
接着,就是一个跳步,杜心五就跳到了“磨剪人”身边,将其双手反扣,厉声问道:“快说,你来宋总长家门前,有何目的?”
“好汉,我听说宋总长家里有高人,特意前来见识见识”,“磨剪人”声音沙哑地回答道。
“宋总长家里高人很多,你服了不”,杜心五问道。
“服了,服了,好汉饶我性命吧”,“磨剪人”哭求道。
“好吧,今天且饶你一次,以后不准再来”,杜心五喝道,说完,就把人给放了。
后来,在上海火车站,宋教仁被刺身亡,之后,杜心五忍受不了军阀的黑暗腐败,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官职,一心隐身于江湖,常常居住在北京西直门大街酱房大院六号。
有一天,天津大公报社的社长张季鸾给杜心五介绍了一位四川籍的刘姓军医,这位军医号称“刘神仙”,曾在太平天国军中担任随军医生,跟随翼王石达开西进,在大渡河之战时归隐江湖,来到峨眉山学习气功。
认识杜心五后,就常年在杜心五家住了下来,并将自己的平生所学---气功和医学,悉数传授给了杜心五,如此一来,杜心五将习武和修为结合在了一起,使自己的武功更加出神入化。
有一次,在华北一带,颇有名气的武林高手赵金彪要请杜心五吃饭,实则想加害于他,从而让自己刷一刷存在感、博一博大家的眼球。
其实,杜心五也十分谨慎,前来赴宴时,他特意穿了钢护身。
席间,赵金彪借敬酒为由,起身走近杜心五,趁杜心五毫无防备,狠狠地向杜心五的胸侧出拳打去,当即,杜心五的肋骨就受到了重创,疼痛难忍。
“鸿门宴”上不能输了名分,更不能输了礼尚往来。
杜心五强忍着疼痛,举起杯来,向赵金彪回敬了一杯酒,就在收手回杯时,杜心五顺手点了赵金彪的“天突穴”,这下不得了了,赵金彪当场吐血身亡。
此后,杜心五的知名度更是增大了。
四、59岁,杭州第一届全国国术考试,杜心五当众耍了一段“拿手绝活”,引起满堂喝彩
1928年秋天,在杭州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国术考试,杜心五被邀请担任评判员。
由于杜心五的知名度颇高,观众们对他非常尊崇,同时,也想一睹杜心五的武术风采。
于是,观众们请杜心五耍上一段“拳”,以此满足一下观众的好奇心理。
杜心五没有推辞,他走到舞台中央,认真打起了自然拳,接着亮出绝活“走圆场”,越走越快,快到让观众们不见其人,只见一团黑影,在舞台中央来回晃动。
这让在场的观众们不敢眨眼,更不想眨眼,生怕错过眼前的一幕。
忽然,杜心五收拳止步,站立不动,一通“绝活”到此表演结束,而此时,59岁的杜心五气不上浮,口不喘粗气,非常轻松。
台下的观众见状,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当晚,杜心五又出席了在杭州滨湖酒家举办的湖南同乡联欢会,同乡们请杜心五表演轻功,以助酒兴。
杜心五让人搬来3张八仙桌,叠加在一起,然后,他纵身一跃,跳了上去,在最高层的边缘打起了自然拳,打完后,他身如轻燕,从最高层飘了下来,一点儿响声也没有。
同乡们看后,更是赞叹不已。
五、66岁,飞天遁地,杜心五从土肥原贤二的“虎口”中,成功逃脱
1935年,日本人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土肥原贤二企图引诱杜心五担任“华北自治政府主席”,并拿出200万日元的支票递到杜心五面前,说是当做活动经费。
重金利诱下,土肥原贤二以为杜心五会心动,谁知,杜心五二话不说,拿起支票,当众撕毁,严厉拒绝了土肥原贤二的不当请求。
这下让土肥原贤二十分没有面子,他岂能轻易饶恕杜心五?
于是,土肥原贤二对杜心五下了狠手。
他将杜心五诱骗至天津日租界,软禁起来,那里四周墙壁上布满了铁丝电网,外边有重兵把守,没有日本人放行的命令,常人根本无法闯过。
可是,这种防守根本就难不住杜心五。
他让天津的门徒先将家属送走,然后,自己在半夜纵身一跳,越墙而出,成功逃出了土肥原贤二的“虎口”。
六、84岁,一段轻功表演,让傅作义、刘斐两位将军“刮目相看”
84岁的高龄,搁在常人身上,通常就是在墙角晒晒太阳,在家中听个小曲儿,颐养天年,能静就不动,但是,杜心五不同。
1953年,傅作义和刘斐两位将军专程去看望杜心五,在这期间,傅、刘两位将军开玩笑地问道:“杜老,您还能做武术表演不?”
杜心五听后,当即在房子里表演了一段轻功,并邀请傅、刘两位将军来追他。
说罢,只见杜心五人影晃动,由点而线,由线成弧,越走越快,甚至,连人影也不见了。
就这样,傅、刘两位将军怎么捉也捉不到他,直到杜心五收功止步才罢。
而此时,杜心五神态自若,一点儿也没有“累”的迹象,傅、刘两位将军却累得气喘吁吁。
可见,杜心五的轻功已经到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最高境界。
可惜,就在这一年,杜心五溘然长逝,享年84岁。
总结:
杜心五,有“南北大侠”、“关东大侠”、“神腿”之美誉。7岁,会打“飞蝗石”;8岁,师从严克学习南派拳术;11岁,悟透金岩山张真人一脉相传的“大连图”奥秘;12岁,师从老道士于虎学习武当拳的内家功夫;13岁,跟随徐矮师学习自然拳,成为自然门第二代传人,不得不说,他的功夫确实很高。
读者朋友,您认为杜心五先生的武功高不高?如本文所说的话,当今人世间没有再出现杜心五般的武林高手,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