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的抗癌药有用吗,为什么不能卖100元一支?

昨天看了这个120万的抗癌药的视频,这真是个天价药,一般人倾家荡产也买不起这一针。
这个药主要是一个活性的免疫细胞,有几万个,装在一个输液的袋子里,一次性注射到病人身上,两个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7:08:14

这个问题提得好,涉及看病贵民生问题,极易引起大众的高度关注。我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如何观察呢?该从生产单位及消费者两方面,去了解、分析和判断,然后作出相对客观公正准确的结论。请阅如下具体情况:

一、生产单位方面

1.单位、品名、用途、特点、单价、产能等方面,作一下简介。复星旗下的中美合资公司一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药物是治疗癌症的一种,即cAR一T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适应白血病、淋巴瘤等,同时对实体癌如胰腺、肝癌等提供了治疗思路。工艺质量要求极高,投入大成本高,未达批量生产,单价暂定120万元。

2.如何看待单价问题。投资与收益关系,经营者投资有回报,高投资获相对高回报,依法依规下合情合理,应大力提倡。单位也一样。获利主要途径:涨单价、降产能,反之一样,另加降成本增效、拓展营销渠道等。该药品,在今年六月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才陆续推出市场的。是合法的,又是否一定合理呢?首先,从高昂价格分析,价高受众面窄,消费者数量不大,看似价高,资金回笼速度也不一定快。因为能高消费者毕竟占少数,再说有钱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求物美价廉众人所望。单位为啥以高昂价售出?不得已而为之,高昂的科研费、生产成本大,再加由于工艺质量要求极高,未达批量生产。如已采取其他措施情况下,比如降成本等,仍然不能正常生产,产量又上不去等。其次,从单位盈利角度看,除了价格适合消费者外,也应考虑单位投资回报,如过低,不断无盈利,生产也只能中断,高投入无收益,恶性循环,前期的高投入就付之东流,而消费者就少一家癌症药物生产单位。市场供需更加不平衡,最后受损的依然是消费者。因此,价格高低事始终牵挂着消费者的心,同时要考到生产方生存与发展。眼前与长远利益、双方各自利益兼顾,达到双赢。

二、消费者方面

1.低价期望。少花钱多办事,买到物美价廉商品之心愿。消费者明知患一次感冒花费数百元,但一些人认为将它调至一百元。其原因:对高价药不满的一种情绪发泄,受看病贵其害留下后遗症。120万元,再加中间商赚差价,到消费者手里价更高,看似高的离谱,普通的一辈子也难积累这巨款,又不了解这治疗癌药的具体情况,极易产生认识上误解,再加以往药贵之怨,于是心中的不满情绪向外发泄。

2.现实恐惧。人的生老病死,世时难料。今日无病不知明日痛,今日药价高与己无关,明日一旦患癌症如座山,谁不恐惧那是活神仙;已患癌症者及其家庭,既精神高度紧张,又面对经济债台高筑心不安,治癌新药一上市,患者无法承受,所抱生的一丝希望,又落空。身体健康与患病的消费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忧心忡忡而患得患失。因此,生产单位从实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给普通消费者用得起好药。

总之,对药价高与低的认识,应从实出发,作出全面公正准确的结论。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