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年电视剧,谁还没被那么一些片段搞得满头问号过呢——
▼
除了女主会定身术我对这剧情不能做出任何解释!
▼
中间那位朋友,这里有一顶大自然色的帽子你戴戴好!
▼
英雄
提名周星驰的《喜剧之王》。
以前真的看不懂这部电影,只觉得意味深刻,但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又说不出个一二三,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看新片场的课程时,有个专业大牛分析了一下,瞬间懂了——星爷,你是真牛批!
大家都记得周星驰的《喜剧之王》中,“一夜情之后”那一段吧,来看下面,作为导演的星爷太牛批了!
张柏芝看到周星驰留的钱之后,以为周只是把她当小姐,于是职业化地告辞出门。
切过来下一镜,张柏芝已经在门外。靠剪接省掉了开门、走出门的过程。这份跳跃性的快速影像效率极高,绝不浪费观众感情。
下一个镜头精彩了,镜头一切,原来周星驰已经在窗前隐蔽处窥视——没有交代他何时起床来到窗前!这是非常重要的导演领先观众的时刻!
同时,这又是一个前后景关系镜头,拍得精准。没有台词,就靠窗上铁栏形成的空间关系,那种爱的试探和瑟缩的心态,呈现无碍。
张柏芝走了之后呢?
星爷回头,面对镜中自己,悔恨与不舍。注意即便这时,导演都没忘带上人物的生活细节,那些照片与人物表情形成有趣的张力。
ps.这里有一段背景音乐极为贴合当时人物的内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听听。
这是更让人震惊的跳跃。从他的脸直接跳到她的脸。移动镜头,她走了。两种落寞的表情。这个镜头是一直跟这张柏芝的,为的就是下一个镜头!
注意了——
跟着张柏芝往前,镜头居然把周星驰给移出来了!
我们想,张柏芝在走的时候,周星驰怎么可能出现在前面呢?
但是我们同时要知道这里是香港的棚户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周星驰直接出现在张柏芝前头,这是观众不可能想到的。
上面几镜是简单的正反打。
又来了!这个镜头就厉害了。她走出画面,本来只是一个交代动作的过场镜头。没想到导演在她出画后并不停止,而是在同一镜头内用小升降抬起画面。
成了这样!这是干什么?又没有表情,在拍什么?拍海浪啊。拍海浪干什么?心情。用海浪来呈现周星驰的心情。
心情还未平复。立刻切到海边公路,有一个简洁明快的关系镜头。太快了!太帅了!省了多少无谓的过程!他出门,下楼,奔跑,都不讲,一个心跳之间,他就追上了她。观众感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惊喜。
她故作轻松。
他在犹豫。
跳切!让人惊喜的跳切!
在前一个镜头周星驰是顺光,而这个镜头变成了逆光,这也暗示着周星驰其实犹豫了一段时间。
但这个时间不能让演员自己来表演自己很犹豫,不然会显得很假。
怎么办呢?
跳切!
终于表白。这关键的时刻,关键的一句话,接下来导演会怎么呈现,只靠他和她的表演?这是整个段落的导演嘴大考验,视听语言能否放射电影光芒,就在这一刻。
居然是跳一个两个人都没有表情的全景背影!!
然后——
镜头越过周星驰,向她冲去。这句表白,我养你吧,直接化为一个运动镜头,向她冲去!这感动无以言表,所以只能以影像呈现。这就是电影,这就是MOVIE。
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这温柔的表白,她会如何回应?所有戏剧,悬念和感动,全化为影像。
动人心魄的回头。不是演得有多好(演得当然也不错),关键是这个镜头顺序,影像铺垫到这一刻,谁演(只要是自然的电影表演),都是动人。
唉,居然是这样。时机已经消失,接近如此不易。
她走了。他黯然神伤。这次终于是这场的结局了,镜头很长,她出画后,他呆立不动。这个景别和之前这个场景的第一镜一模一样,也在影像上暗示,结束了。
(当然没有结束,最大的打击即将到来)
如果说上一个画面观众还存着万一之想的话,这个车窗移动镜头,离开了刚才他的家,明确无疑地告诉我们,这场结束了,他们没能相爱。
我们终于放下了警惕,准备下一场戏。
导演骗过了我们。直接给我们的心灵重重一击。
她已经哭成狗了。
我们猝不及防。瞬间被震惊,打动。
这是极简练,极准确的视听语言。这是领先观众,骗过观众,实施突然打击的电影手段。
注意!如果切过来不是直接呈现哭到中途的状态,而是从零哭起,就全完了。我们有了防备,就不会感动了。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之前看《喜剧之王》,只觉得好,但分析完它的镜头之后才发现,周星驰是真的厉害。
我是影视萌,喜欢港片、老歌、家驹和哥哥,关注我,给你最冷静的文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