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喜欢闻女人小脚,说可以激发写作灵感。就和他说一个茶壶配四个茶碗,一个男人就应该娶几个老婆一样。实际上只是对旧有传统文化的坚持,哪怕这些内容现在看起来就是糟粕。然
辜鸿铭喜欢闻女人小脚,说可以激发写作灵感。就和他说一个茶壶配四个茶碗,一个男人就应该娶几个老婆一样。实际上只是对旧有传统文化的坚持,哪怕这些内容现在看起来就是糟粕。然而这一点特别符合他的性格。
辜鸿铭是一个喜欢和流行唱反调的人,他不喜欢随波逐流。
他年轻的时候,当大家都拖着辫子,并且习以为常,他带头绞掉了辫子,并且西装革履,提倡西式生活。
然而在大家都开始讨论反清革命,以拖着一个猪尾巴为耻的时候。他反而留起了辫子,穿起了长袍,到处宣扬“尊王”,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
如果你认为他就是一个守旧的保守派,那就又看错他了。
辜鸿铭生于南洋,学于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精通西洋科学、语言。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造诣又非常高深。
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他热衷于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
他用英文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还著有英文板《清流传》(译名《中国的牛津运动》)和《春秋大义》(译名《中国人的精神》)。
而在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与精神的同时,对于女人的小脚,实际上是辜鸿铭吸取东方文化养分的一种意相表述。因为裹小脚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糟粕,而辜鸿铭此举正是从糟粕提炼精华。
正如《建党大业》里,辜鸿铭说,我脑后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坚持留辫子、穿长袍,与当时潮流格格不入。对于辜鸿铭而言只不过是形式而已,这种形式的坚持,在于外界已经耻于留辫子、穿长袍,更流行小分头西装革履了。
辜鸿铭是在坚持被人习以为常抛弃的传统固有价值,只不过这些都是表相形式而已,他更要坚持的是内在的文化和精神。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