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传说中天上行云布雨的神兽,住在海洋深处。实属天宫的下属,号称龙宫。传说中分别有东海,西海,南海及北海。据说能呼风唤雨。当天上乌云密布时,偶尔在云边骤下的象龙尾形状,人们
在传统国学中,龙和凤各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组合更是表示吉庆之事,其组合中,龙一般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而凤则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龙凤周围更有瑞云朵朵,一派祥和之象,这一组合图案被称为“龙凤呈祥”,常用于当代人婚庆场合,以及年画、吉祥物等。
民间多有流传“龙凤呈祥”的故事传说,有人以为龙凤呈祥来自汉代《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也有人认为来自弄玉月下吹箫的故事,弄玉是春秋时期秦穆公小女,喜爱吹笙,有次在月下偶遇箫史吹箫和乐,后来两人决定一起归隐,临走时合奏引发龙飞凤舞,弄玉乘凤,萧史跨龙,双双升空而去,后人因此将“龙凤呈祥”形容夫妻比翼双飞、恩爱相随。
不过以上传说虽则美好,却并非“龙凤呈祥”的最早出处,其实早在远古时代龙凤呈祥就已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了,从湖北省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就可以看到\"龙凤合体纹\"等图案,而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也曾出土一件\"龙凤纹\"彩陶细颈瓶,说明龙凤组合至少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出现了。
关于龙凤呈祥的传说,最早来自黄帝和嫘祖,黄帝建立联盟后,为了让联盟新图腾具有原来所有部落图腾的特征,黄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创造了蛇身、鱼鳞、马首、狮鼻、虎眼、牛舌、鹿角、象牙、羊须、鹰爪、狗尾等动物特征的“龙”图腾,意为众兽之君,但还是有些部落的图腾没用上,于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又以剩下的图腾拼成一只鸟,名为“凤凰”,意为百鸟之王,黄帝知道后很高兴,便将龙与凤凰组成一个“龙凤呈祥”的新图腾,从此华夏民族便以之作为民族图腾。
以上是“龙凤呈祥”传说及由来,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