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弟他们班就是,因为嫌数学老师教的不好,然后几个家长要撺掇着把数学老师换了,换成她们(没错,都是妈妈们的意思,听说各家爸爸们还拦了一下,也没拦住)觉得好的那个老师,然后最后换成
这个首先教育的责任意识。
在这些家长看来,孩子送到了学校,教育责任就是学校、老师单方面的事了,孩子如果出现成绩不好的情况就一定是老师的问题。这一点和专家们对教育的解读有很大的关系,上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经在他主办的幼师学校鼓励他的学生要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现代教育专家完全抛开陈老先生说这句话是的语境和目的,断章取义,当做衡量老师的标准,被很多教育领导奉为经典,也被很多家长所津津乐道,于是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想当然的就成了老师一人的“罪过”。
其次是教育的追责意识。
既然孩子成绩不好老师要负全责,那就必须要追究老师的失职责任,就必须要更换老师,错误的理念导致无理的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还有就是“老师是软柿子”的潜意识。
这是社会大环境问题,不知从何时起,教育成了服务行业,老师成了贩卖知识的“小摊贩”,学生、家长成了“顾客”,顾客是上帝的道理人人尽知,于是“上帝们”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小贩们”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已经是现代教育的常态,“软柿子”能捏谁不捏?
你对城管不满意,怎么不敢去城管部门要求更换管理人员?你对部门经理不满意,怎么不敢要求更换经理?说白了就是欺负人呗!
公正地说:出现孩子成绩不好的现象,原因很多,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也可能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差,也可能是家庭教育缺失等等,如果说整个班级孩子的成绩都不好,可能老师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只有个别学生成绩不好,就应该另当别论了。别一棍子就把老师打死,一份职业,谋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