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身份地位、女性观、兴趣
1、 身份地位:两者的身份地位是不一样的,所以导致了对红楼梦的不同解读。
周汝昌是红学大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
谢邀!世人都说一百个人看红楼梦,就有一百种看法。也确是如此,红楼梦问世以来,从红学家到普通读者,对这部小说的各个方面都诸多争议。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仔细了解下周汝昌与张爱玲俩位先生对红楼梦的不同解读。
周汝昌先生有当代“红学泰斗”之称,他一生致力于红学研究,研究方法师承胡适,却又独树一帜,他重点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并认为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通过对书中前八十回的仔细研读,再结合历史史实,揭示了书中的深刻文化艺术内涵。这些研究观点为大多数红学家和人们所接受。但他仍有一些解读存在很大争议,如他认为宝玉只是同情黛玉,实则爱着史湘云等等。
而张爱玲先生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并花了十年时间写下了《红楼梦魇》,这本书是总结了张先生对红楼的考据工作,用近乎絮叨的语言讨论书中的各种琐碎细节,一个“魇”字充分表明了她对红楼的痴迷程度。她的红学研究有个特征:那就是不按学者的思维,而仍旧是按小说家的路数,可能不够严谨,但充分展示了她的博学和强大的文字推演能力。她就认为红楼梦绝非曹雪芹的自传。
事实上,周老先生都赞张爱玲对红楼梦见解独特,其文很有灵性。其实一段文人间的公案是冯其庸与周汝昌之争。不论如何,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有不同观点也是好事,何必拘泥于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