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响雷,遍地生贼”,这句俗语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庄晋州这里,是“二八月打雷,遍地是贼”,和题主的这句秋分打雷是不同的,不过秋分多半会在农历八月,因此可以说是基本一样的。那
24节气是我国科学史上一大成就,是智慧的文化遗产,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影响世代人类的衣食住行。
秋分的“分”可以理解为“半”的意思,这里的“分”,将24小时一分为二,昼夜时间等长;将气温一分为二,由热转凉;将秋季一分为二,秋分的到来表示已经过去半年秋季。书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三候中的一候为雷始收声,二候为蛰虫坯户,三候为水始涸。那么秋分响雷会有什么后果呢?
随着秋天的到来,各种庄稼开始陆续成熟。收了南瓜收玉米,收了玉米收芝麻,收了芝麻收花生……一样接一样。此时不管已采收、待采收或者是已播种、待播种,都不适宜多雨。已经采收回来的粮食需要晾晒,晾晒不及时容易发霉变质。还在地里干浆了的大豆、稻谷等,遇到多雨会导致发芽落果等而减产。秋分前后也有需要种植的作物,如果雨水多,土壤容易板结等,不利农作物生长。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意思就是秋分后出现雷雨天气,这里的“贼”一是指多雨天气庄稼容易招病虫害,庄稼被虫吃掉减产;二是指庄稼减产后,人们为了吃饱而做一些偷鸡摸狗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