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一家这么能干为什么还是这么穷?

要问《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一家那么努力还是那么穷,这是因为时代的原因穷是普遍现象,并不是因好吃懒做造成。
路遥小说中的背景大约七十年代前后,那时候孙家上有老下有小,哪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8:04:32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他们家是当时典型的农民形象代表。

那个时代的广大农民其实条件都差不多的。

孙少安家前期穷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且让我细细列出:

01,孙家应该是逃难来到的双水村,是外姓人

孙家所在的双水村一队,又叫田家圪崂。因为这里是田姓家族一直生长的地方。在书上,在剧中,孙少安的父亲孙玉厚多次有意无意地提醒少安要保持低调。因为他们孙家人单力薄。不能去跟田家还有对面二队的金家正面起冲突。

书中有处描写的很清楚,田家圪崂住的多是田姓之人,只有几家外姓人家。孙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外姓之家。孙少安的从小长大的朋友是田福高、田海民,都是田家人。

生活过农村的朋友们都清楚,在农村,外姓人比本村原本的人家生活起来更受排挤。而且由于是中途来的,他们的房子和土地往往也更少。

书中,孙家在双水村一队就只有一处窑洞。孙少安的叔叔孙玉亭要结婚的时候,孙玉厚把窑洞留给了弟弟,一家人带着老母亲去金家湾的别人家的老窑洞暂住了一段时间。

02,当时的大多家庭都是差不多条件

路遥在描述一队田家这边的环境时,特别强调了,整个村子里只有支书田福堂的房子好,其他的家庭也都是差不多破旧。因为大家都是普普通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靠天吃饭,靠地里刨食的人们。

整个双水村条件好点的,除了田福堂家,就是金俊海家吧。金俊海是在城里运输公司当司机,是有工资的人。

03,孙家的劳动力少,吃饭的人多

在孙少安没结婚之前,他们家的主要劳动力是他和他的父母。

弟弟孙少平和妹妹兰香读书。读书要用学费和生活费,而且还不能帮忙做活。不过这点却是孙家让人佩服的一点,他们相信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就算现在吃点苦也是值得。

书中介绍,整个双水村同少平一起去读书的就两人,一个是双水村支书田福堂的儿子田润生,一个是双水村有饭碗的金俊海的儿子金波。(剧中把金波这个角色去掉了)

而同兰香一起读初中的是金俊海的女儿金秀。

也就是说普通的人家都早早让孩子辍学回家帮忙了。而孙家却让两个小的都在读书。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是困难的。

姐姐兰花嫁人了,嫁的是罐子村的逛鬼王满银。这是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家里家外就靠兰花一个人,还得带两个孩子。孙玉厚老两口看不了女儿受苦,外孙们挨饿。时不时得救济兰花家。

还有个叔叔孙玉亭一家,两口子都是“左倾”分子,喊口号第一名,做活往后缩 的人。孙玉厚和孙少安还得时不时照顾他们一家五口人。

04,孙玉厚“投资”失败

孙玉厚的这个“投资”不是指做生意,而是指倾尽整个家的财力,让他的弟弟孙玉亭去读书,去工厂上班。可是这个弟弟实在不给力,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工厂开除回家了。

回家后,孙玉亭不是想着赶紧帮家里干活,而是娶媳妇。孙玉厚让人帮忙安排相亲,相的就是贺家沟的贺秀英(后来是孙少安的大姨姐)。彩礼有点高,孙玉厚打算砸锅卖铁都要帮弟弟成亲。后来彩礼没凑齐,贺秀英携家人远嫁山西去了。但这过程中,孙玉亭认识了他的老婆贺凤英,一个同他有着“共同进步”思想的女人。接下来二人生下三个孩子,但也是饱一顿饥一顿,仍旧靠着哥哥孙玉厚一家帮衬着。

而与孙玉厚一同长大的田福堂就属于“投资”成功。田福堂与孙玉厚一起在金家湾做工的时候,就被村里的文化人,金家老爷子收为干儿子,可见他为人很机灵。他的弟弟田福军是县委革委会主任,是去人民大学读过书的高材生。田福堂的女儿自小与少安一起读书长大,也成了城里学校的老师,是有铁饭碗的人。

05,暂时的穷不算穷

孙家虽然在前期是穷困些,但在后面随着孩子们的长大,随着孩子们都有成就后,孙家迎来了好生活。

孙少安在家里创业烧砖窑,起起伏伏,但不言败,在妻子贺秀莲的支持下,孙少安带领全家开启了好生活。

孙少平在高中毕业后,几经曲折,成了矿工工人。把自己的工资月月寄回家给父亲孙玉厚。

最幸运的是小女儿孙兰香,不仅到北京上了大学,还认识了省委副书记的儿子吴仲平。她完美地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

因为兰香的成功,孙家的后辈们:孙玉亭的孩子们,兰花的孩子们都在努力读书着......

孙家今后的生活只能是越来越好。

以上是我对孙少安家一家贫穷原因的分析。孙家的贫穷条件是当时时代千万个家庭的一个缩影。

我们要感谢国家,感谢政策,让我们中国人民越来越好。

你们认为了?感谢阅读,帮点点关注和点赞吧。感恩!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