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虞啸卿的原型是谁?虞啸卿的父亲钧座原型又是谁?

首先说明一下,钧座并不是人名,也不是职位,而是一种叫法,这是民国时期国民党的内部文化。在军中,下级为表示对上级的尊敬,称上级为\"座\",委员长叫\"委座\"、总司令叫\"总座\"、军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23:03:44

我是董狐笔,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兰小龙先生创作《我的团长我的团》,是阅读大量远征军史料,并实地堪察,采访过许多当时尚健在的远征军老兵。所以团剧中所有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但是原型人物不等于艺术人物,有时候一个艺术人物身上会集中好多原型人物的特点,有时候一个原型人物的故事又分配到好几位艺术人物身上,看官们注意区别,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切莫混淆历史与故事之间的区别。

南天门之战的原型,是松山战役,但十战松山,比南天门战役更加惨烈,规模给级别也都高很多,当时的远征军最高指挥官是宋希濂,辖一个集团军约65000余人,兵力约为日军守山部队的30倍之多。

但虞啸卿和宋希濂,不在一个级别,而更像是李弥和何绍周,二者相比,还是何绍周更接近人物原型。何绍周是国军大佬,上将何应钦的侄子,人称“侄帅”。何应钦没有儿子,所以对这个侄子视同己出,十分偏爱,这与虞啸卿的家世非常符合。

何绍周并非纨绔子弟,确实有两把刷子,时任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8军军长,在松山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并选定爆破子高地方案,最终取得全胜。

然而在实际指挥中,何绍周其实有诸多失误。

这样的何绍周,与虞啸卿个性经历都非常类似。

而据本人观察,《我的团长我的团》,其实是一部浓缩的抗日史诗大剧,我们可以从那些人身上看到70多年前,中国所有的历史人物。有根正苗红的国军精锐,也有各地层次不齐的杂牌部队,同样在抗战,精锐未必能赢,杂牌未必会输,大家都摒弃前嫌,一致对外,连怒江对岸的我党游击队,也在更加艰苦的斗争中不惧困难,勇于牺牲,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这样一看,你就明白了,一个个炮灰,就是那些有缺点的各地军阀,对岸的游击队,就是八路军新四军,精锐就是老蒋的嫡系部队,而虞啸卿的很多特质----爱国,热血,志大,才疏,多么像老蒋本人。而唐基代表的,是南京和重庆的既得利益阶层,他们能够左右一切,老蒋事实上只是他们的权力代言人。

一家之言,说的不一定对,请方家拍砖。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