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穿了20年的军服,1965年,为何改成了军绿色?

答: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用刀枪定胜负,讲究盔甲防护性能好,衣甲鲜明、能震慑对方,则在颜色方便并没有太多考量。
但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后,世界上的军装就大多数是绿色的了,包括草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5 21:33:44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了中国人民子弟兵以来,到1965年时,共经历了中国工农红军、国共合作抗日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概有四个不同的时期。

期间,军队服装的演绎变化非常大,各个时期,不同区域的军队制服样式和颜色也不一样,但限于篇幅就不再详细介绍了,仅说明为什么会有65式军装的诞生。

在65式军服正式装备军队时,我军正式制服是55式军服,迄今为止,依然有人对55式军服赞赏有加,因为1955年注定在我军历史上会描上重彩浓墨的一笔。

9月27日,我军历史上首次给全体官兵授予了军衔,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帅军衔,授予粟裕等10人大将军衔,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授予徐立清等175人中将军衔,授予解方等802人少将军衔。

从那天开始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以军衔,因此55式军服是佩戴有军衔标识的,从肩章的形式不同,军帽的不同,衣料的不同,能够明显区分着装者的军衔。

军衔等级低者,见到军衔高的,都要主动敬礼,军衔等级高的,遇到有人向自己敬礼,也要行回敬军礼。

1959年,林帅接任彭帅国防部长职务,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64年开始,在军队中抓政治思想工作,重点突出政治,上对军队军衔时也颇有意见,感到军队中等级森严。

当时,军中除了少数资历较深的大校能升少将,少将升中将,中将升上将,上将升大将,大将升元帅,事实上从1955年授衔起,都已经停止了,都在原地踏步走,因此衔职低的,对军衔的意见较大,有许多抵触情绪。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作为学习苏军的军衔制度、勋章制度、奖惩制度等,也被一些同志提出来预以取消,当时军内弥漫着左倾倾向,认为军衔制度是修正主义的东西,取消军衔制、改革军服已是势在必行。

1964年,在军委某次会议上,揣摩上意图的贺帅首先提出要拿掉肩上的条条杠杠,至于军服类型恢复红军军服的样子为好,上欣然同意,认为肩不能挑,扛着个牌牌,怎么和群众同甘苦、同劳动?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决定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至此,55式军服成为历史,65式军服登上舞台。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司令员,到军委委员、军委副主席、军委主席,不论军中等级、职务大小不同,但军服都一模一样,都是草绿色军装,上面两只小口袋,下面两只大口袋。而战士的军服区别于军官,只是比军官少了两只大口袋,仅从衣服领子区分男女。

65式军服,以草绿色的陆军军服为代表,军服的外观非常有特色,绿色军帽上由一颗红五星,军装上有左右两块红色领章点缀 ,所以被民间称为“三片红”绿军装。

65式军装,是特定时代强调官兵一致的产物,军装设计简洁明了,没有花花绿绿的颜色或符号点缀,显得非常大方得体,穿着洗涤也很方便,所以深受具有光荣传统的我军官兵欢迎,体现了中国军队官兵平等,官兵一致的精神,在特定时期,是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突出政治的年代。

但65式军服,毕竟和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精神不相吻合,80年代开始,中国军队又开始恢复实施军衔制度,所以65军服也于1984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