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国时期中国的海军建设就不得不提到陈绍宽。陈绍宽曾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是著名爱国将领,积极抗日、反对内战。陈绍宽负责海军工作期间打破门户之见,力主在海军中
谈民国时期中国的海军建设就不得不提到陈绍宽。陈绍宽曾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是著名爱国将领,积极抗日、反对内战。陈绍宽负责海军工作期间打破门户之见,力主在海军中推动任人唯贤、量才录用的用人原则,为旧中国海军建立了近现代用人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可惜民国时期派系林立,内战不休,海军建设根本无人重视,陈绍宽空有庞大的海军发展规划却得不到经费支持,只能黯然收场。
陈绍宽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少数不参与政治,只关注海军发展的高级军官之一,对于世界海军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1919年的时候就充分的认识到了潜艇和飞机在未来海战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写出《英国航空战备》、《英国海军作战计划》、《潜水艇报告》、《航空报告》等多篇考察报告,从三个方面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海军发展,公派海军生去英国学习海军知识;中国对航空母舰的兴趣;中国对潜艇的关注等等。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内战不断,对于这些军阀而言只有陆军才是决定自己权势地位的关键,根本无人关心海军发展,因此陈绍宽对于海军的建设是困难重重,但也有不少成果:
1、民国时期中国的海军别看规模小,但派系林立,东北系、电雷系、粤系、闽系各个自行其是,海军内部任人唯亲、结党营私情况严重。陈绍宽首先打破门户之见,在海军推行“铨叙法则”,统一用人标准,强调任人唯贤,量才录用;制定海军官阶、奖惩制度;建立近代海军管理体系,这是旧中国海军建设中的创举。
2、清末民初中国大量权益被出卖给列强,自然也包括海洋权益。陈绍宽上台后积极与列强周旋,先后争回中国版图测量权、引水权等等;更是从英国人手中夺回江南造船厂控制权,使得中国海军再次拥有了自主修理、改造、建设军舰的能力。
3、陈绍宽极端重视海军人才建设,即使是抗战最困难时期,陈绍宽砸锅卖铁也要凑钱支持海军学校每年招收新生100名,人才的培养从未间断。同时支持海军人才出国留学,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精通业务、掌握现代船舰科学的人才。
在陈绍宽的苦心经营下,国民政府的海军拥有新造和改造的大小舰艇30艘,吨位5万多吨,这可以说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覆灭后中国海军的又一个巅峰。可惜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再次打断了中国海军的发展,持续一个多月的江阴海战中,中国海军将士浴血奋战依然寡不敌众,近乎全军覆没。
1943年到1945年随着抗战形势的日渐明朗,陈绍宽提出了一套雄心勃勃的海军规划,设想将中国沿海划为四个海军区,每个区配置五艘航母,全国沿海共需要二十艘航母。这个方案看似异想天开,但是在二战将结束之际是能够实现的,美国在二战中造了各类航母数百艘,战后根本用不到,同时美国有心帮助国民政府建设海军,因此想便宜处理给中国一批航母。可惜蒋介石一心打内战,根本不关心海军,陈绍宽的航母梦自然无法实现,中国人第一次拥有航母的努力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