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不是乔布斯一个人的公司,它是有联合创始人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同名,都叫斯蒂夫)就是苹果的联合创始人,Apple I和后来的Apple II,都是沃兹尼亚克发明的。
乔布
苹果公司不是乔布斯一个人的公司,它是有联合创始人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同名,都叫斯蒂夫)就是苹果的联合创始人,Apple I和后来的Apple II,都是沃兹尼亚克发明的。
乔布斯爱好艺术,对电脑的了解和兴趣仅限于能用它做什么,能赚到多少钱,换句话说,他的天赋和专长在销售,对晶体管、电路和代码等了解不多。
现在,乔布斯几乎就是苹果公司的化身,实际上,在创业早期,沃兹尼亚克的作用举足轻重,没有他就没有Apple I和Apple II,也就没有苹果公司。
沃兹尼亚之所以早早淡出公众视野,主要和他的个性有关。他这人长得矮矮胖胖,还有点儿驼背,不爱出风头,和英俊潇洒的乔布斯站在一起,是不折不扣的背景墙。
乔布斯回顾苹果公司刚创办时放映的幻灯片,图中戴眼镜者为沃兹尼亚克。沃兹尼亚克热爱电子技术,如果把晶体管和美丽的姑娘放在一起,他一定会选择晶体管。由于有点儿社交障碍,Apple I在展会上展出时,沃兹尼亚克甚至没有勇气站到电脑前介绍功能。
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就像硬币的正反面:
乔布斯喜欢虚张声势,沃兹(沃兹尼亚克的昵称)则很害羞,有点儿社交障碍;
乔布斯有时像恶魔附身,对人刻薄,沃兹则老实善良,像天使的孩子,对人真诚;
乔布斯是销售天才,对技术了解不深,沃兹则很有电子设计天赋,但不善于和人打交道;
苹果公司创立时,沃兹和乔布斯的股份相同,都为45%(另外10%的股份由另一个联合创始人持有)。
对待朋友上的巨大反差也可以一窥两人性格的差异。
1980年12月底,苹果公司的估值达到17.9亿美元,300个人因此变成百万富翁,但丹尼尔.科特基却是个另外。科特基是乔布斯的挚友,两人一起上大学,一起去印度朝圣,一起在团结农场共度苦闷时光。而且乔布斯在车库创业时,科特基就在为苹果公司工作,但一直到IPO(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前夕,他也没有得到一份股票期权。
科特基找乔布斯讨说法,被断然拒绝;许多员工也劝说乔布斯给科特基股票期权,乔布斯依然拒绝。
乔布斯(左),约翰.斯卡利(中),沃兹尼亚克(右)
相反,沃兹则在IPO前夕,将自己期权中的2000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40名中层员工,这些人因此赚到了足够买一套房子的钱。后来,沃兹不忍科特基等员工受到不公正待遇,又把自己的部分股份赠送给了他们。
1985年初,沃兹在感觉自己对公司不再重要之后,平和地离开了公司。
可以说,在苹果公司上市之前,沃兹一直是苹果公司的技术骨干,他在电子学方面的专业技能和乔布斯的商业天赋结合(正好弥补了乔布斯专业知识的短板),使得苹果公司通过Apple II顺利挖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