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刘同这个作家?

在我的定义里面,从来不觉得刘同这类靠卖人设行走江湖的写作者能称为作家,哪怕他们的作品畅销百万,版税天价,粉丝无数,那也不过是按照娱乐炒作手法包装出来的一个披着出版外衣的明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15 09:23:29

在我的定义里面,从来不觉得刘同这类靠卖人设行走江湖的写作者能称为作家,哪怕他们的作品畅销百万,版税天价,粉丝无数,那也不过是按照娱乐炒作手法包装出来的一个披着出版外衣的明星而已。

先说刘同本人,有前媒体人、公司高管、青春文学作者三重身份。从湖南地方媒体做起,后来入职光线影业做到副总裁,从媒体到行业高管,职业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之路”也开始发扬光大,从不知名“作家”成了炙手可热的一流畅销书“作家”。

从他在一些媒体节目上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头脑有见识的人,不然也不至于在十来年时间内能从媒体新人做到国内一线影业公司的副总裁。比如他在《职来职往》的嘉宾表现,对候选人的点评就很有见地。可惜,这些特质并没有在书里有所表现。

接下来,我们看看他的代表作,《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这些书,看名字就能看出来不过是一些鸡汤读物,目标群体就是学生、刚步入社会的新人、伪小资文青们。

这些烂大街读物可以说是刘同和背后的书商看准了市场,对症下药,以庸俗价值观为药引子贩卖焦虑。

他卖的也就不是书了,是人设。所有对刘同的包装,也都是明星炒作的路子。这些书的流行说明了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的胜利,也说明了社会的娱乐至死。

那个在媒体上挥斥方遒的刘同,在写作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分裂,本质上又是统一的。媒体上挥斥方遒是为了贩卖观点,写作制造鸡汤是为了传播,二者对立统一,都是为了个人品牌。我可以理解这样的人是钻营名利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这种人如果能称为作家的话,那可能是对作家俩字的侮辱,尤其是对左拉、托尔斯泰、鲁迅等人来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