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那个诺奖引发的,西方人希望我国多出这样的文人,模仿戈尔巴乔夫诺奖把苏联带到陷阱里的效力,而国人拥护者则认为莫言大文豪说了实话,殊不知人人身上都会长疮受伤的,正常人是
莫言的作品看的不多,感觉他有才华,文字华丽繁杂,就像圣诞橱窗,但缺乏中国文化基调,读莫言的作品和读《红楼梦》感觉完全不同,莫言后来的作品是是用外国人的语言说中国50,60年代的故事,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外国人很受用,他目的很明确,就是诺奖,当代中国人很难与他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