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球富豪榜,在以前看到了马云,在之后看到了黄铮,我们以前抱怨淘宝假货多,如今淘宝加天猫开始往上走,往前看,假货正在减少,当年随便一搜几元钱一套的软件密钥也找不到了,淘宝店家
我们全球富豪榜,在以前看到了马云,在之后看到了黄铮,我们以前抱怨淘宝假货多,如今淘宝加天猫开始往上走,往前看,假货正在减少,当年随便一搜几元钱一套的软件密钥也找不到了,淘宝店家开始为好评度煞费苦心。淘宝的粗放年代结束了。如今这块市场给了拼多多。
这里的矛盾在于,是保护品牌,保护产权,还是更多的体谅生活的不易。
中国人均GDP正在突破1万美元,这是个艰难的过程,而中国的老百姓,统计局的数据,2000-5000的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后来统计局解释了,这个收入层级的中国人战败46%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买过东西的我们知道生活是个什么价格。这点收入要支撑一个月的生活。不买点实惠的,也许会十分艰难。
但是不讲品牌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就会受到跨国公司的排斥,无法融入到国际社会,同时也不能激励厂家,去搞研发,去建设品牌。有时候嘴上可以冠冕堂皇,但是无赏,真带不了兵。所以保护产权,保护品牌,保护专利依然是需要的,尤其是我们如今人均GDP1万美元的关口,向上,要知识,要研发,要钱养人才,当科技和效率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产出才会提升。不然,低效率的工种不会带领中国突破1万美元关口。
记起了《药神》那句话“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病——穷病。”
实际上,《药神》生发出来的问题讨论,在拼多多身上也适用,我们只能选择一条路,因为我们保护了一群人,注定会伤害另一群人。
印度选择了生存权,从而仿制。
欧美选择了产权,选择了科研。
拼多多注定走淘宝的路,未来去了更高的产品领域,赚中产的钱。那么,那些底层的需求怎么办?注定还是要有人来填补。未来几年,依然有灰色的地带,大家心照不宣的过,也许也可以。只希望低收入的人,快快进入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