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第一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最后一次航行结束于宣德(永乐大帝的孙子)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每次都经过南海。由于使团正使由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第一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最后一次航行结束于宣德(永乐大帝的孙子)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每次都经过南海。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故称“七下西洋”。
郑和宝船长约150米,宽约60米,整个舰队大小船只200余艘,人员2.7万余人,放到今天亦是一支庞大的舰队。
因朱棣是造反抢了侄儿子朱允文的皇帝,得位不正,为正名就他就必须有丰功伟绩来堵住悠悠众口。所以文化上永乐大帝下令由解缙牵头搜集天下所有书籍,编撰成了古今第一大书《永乐大典》,让被蒙古人毁坏的华夏文化得以复兴。在军事上五征蒙古,打的蒙古人丢盔弃甲不敢南下牧马,臣服于大明王朝。政治上重新建立以汉人为主的朝贡体系,其中下西洋就是具体的举措之一。当然下西洋也有寻找朱允文的目的,同时震慑沿路国家让其他蒙古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察哈台汗国)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