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在此单指姓李,名耳,字伯阳,曾任东周柱下史的老子)之父李乾其人,祖籍为河南洛阳,属古西亳嵩县空桑涧,也即现在的洛阳市嵩县纸房乡龙头沟(莘乐沟)村
李姓并非从老子开始,而
我们常说的老子是和《道德经》有关的老子,姓老名耳,字伯阳,子是爵位,也是一种尊称,相当于图书馆长一类。
历史上出现过三个老子,一个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预测周将亡国的老子,一个是写《道德经》的老子,另一个是孔丘去拜见的老子。因为周代官职是世袭制,老耳的堂叔任周太史,人称老子,也就是老馆长的意思。他没有子嗣,由老耳接替,仍称老子。后来老耳离开周王室,过了约半个世纪,老耳的远房堂侄老聃袭任周太史,仍称为老子,孔丘拜见的就是他。
上古文献没有老子父亲的记载,唐朝皇帝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威度,让人把老子改姓李(老子本不姓李,有次周室想请他回去再次担任图书馆馆长,老子见东周衰亡,回去只会受气,不想复职,他看见院子里有课李子树,就随口说我姓李,他的三个儿子以后就姓李了)将老耳改成李耳,又虚构其父亲的名字为李乾。我们只能用老子的出生地来推测其父亲是哪里人。
老子出生于公元前655-652年间,为周惠王时期,出生地为陈国苦县厉乡。
有关老子的出生地,有人说是楚国,有人说是陈国,争的很厉害,其实都不算错,只是因为大家没有弄清楚其背景。
陈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建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城关一代。境地处黄河以南,颍水中游,淮水之北,辖境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
陈国是个小国,在周襄王时期被楚国灭掉,后来楚国国君觉得陈国对其构不成危害,又把陈国国君立了起来。陈国国君有点得意,不免猖狂,楚国又把它给灭了。就这样生活在陈国的人,一会儿是楚国人,一会儿是陈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