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答。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现在的书量浩如烟海,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呢?
前些日子,在b 站上看了个视频,是眉山剑客陈平的视频。他谈到一个使他终身受益的读书方
谢邀答。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现在的书量浩如烟海,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呢?
前些日子,在b 站上看了个视频,是眉山剑客陈平的视频。他谈到一个使他终身受益的读书方法,这个读书方法叫“书要越读越薄”。这个方法是他的老师——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传授给他的。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值得大家借鉴。在这里我把这个方法给大家引述一下,希望能给朋友们有所帮助。
要选择读什么书,首先你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制定一个大概的范围。比如你是学文史的,那数学化学的书就不要看了。
然后就开始博览群书。但这个博览群书也不是碰到什么书都要看,而是尽量去找那些权威性的,代表性的,有影响力的著作去看。
等博览群书进行到一定程度,你对你所读专业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的时候,你就要进入第二个阶段或者说一个新的状态——书越读越薄的状态。
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偌大的图书馆里可看的书就那么几本,这几本书可看的就那么几页或十几页。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看似浩繁的书籍,其实大家都在抄来抄去:一些句子你说了我说;一些论点你证了我证;一些想法你引用了我引用;一些概念你阐述了我阐述;一些问题你探究了我探究。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大同小异,没啥新意。而一些新的思想,新的立意,新的创意,新的论断,新的提法的核心,仅仅藏在那几本书的几页或十几页书里。
这就是陈平说的华罗庚的“书要越读越薄”的读书方法。大家也不必再去找那个视频了,因为陈平只是简单聊了几句,比我这个还简单,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