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奢侈意味着富足,什么人不向往美好的事物,而会歧视奢侈品?我可以说本质上是妒忌吗?
根据网上定义,歧视: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
以下回答均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具指导意义。文中所有例子都具有特定性,场景性,个人性,并无攻击,嘲讽或倡导意图。
许多人购买奢侈品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身份认同和被识别,即利用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处(向往所处)的生活族群。
一般而言,LOGO越明显的奢侈品,越容易吸引更多的顾客,因为认同和识别的过程都变得相对简单。但很多奢侈品品牌,为了保持其“高贵性”,所以他们会尽量缩小LOGO的标志,限制购买者的数量,以显示其低调行为。
当销售和购买行为日益增多时,由于奢侈品品牌文化、定价、目标客户、以及实际购买者的类型有所区别,所以很多使用者,会主动或被动地贴上各种文化标签。
例如在国内:
HERMES:贵妇,贵族
香奈儿:名媛
LV:有钱人,出入门,暴发户
PRADA:有实力的文青
MIUMIU:装嫩大妈
COACH:美国大妈
GUCCI:派对女郎,花花公子
GIVENCHY:优雅女性
RALPH LAUREN紫标:低调成功男
等等。。。
以上标签不代表个人认可,仅做举例用。
而这些标签,并不一定是固定的、正确的,它仅是一种相对共性的大众认知,会因为所处的圈子环境不同而变化。
比如,你认为LV是暴发户背的,很大肯能是因为在你所处的圈子中,LV和暴发户这一族群形象有牢牢的联系,比如,你可能觉得LV是那些有钱而不懂买东西的人买的,主要为了告诉别人我有钱,例如赵本山。
而在我工作的圈子中,如果有人背LV,我们一般会觉得这是个很讲实用的姑娘,而且隐含她是靠自己工作吃饭的意思,因为LV确实方便耐磨不需保养,适用于各个场合,是日常返工的好搭配。同样,在很多小姑娘的心中,爱马仕的BIRKIN代表着不需要工作衣食无忧的白富美身份,但是在政商圈中,它的H字头没准就与许家印腰带暴发户形象,或者受贿、好出风头联系在了一起。
而在不少人心中,劳力士是一款香港做生意人常戴的手表,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代表着暴发户(隐含香港文化的浅薄性)、有钱人。但是,在投行Partner的眼中,不带钻的劳力士可能就是一款朴实没花头的中档表,是牢靠不炫耀的象征。
因此针对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许多人讨厌或歧视奢侈品,其实讨厌的是奢侈品牌品牌背后的标签和族群,以及它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并不是讨厌奢侈品本身。举一个例子,翡翠属于奢侈品,但因为其没有特别影响力的品牌,造成其使用者的标签和族权意义并不鲜明,所以并没有太多人特别地歧视和讨厌它。
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人觉得奢侈品售价太贵自己用不起,就有酸葡萄心理,或者厌恶有些使用者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