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吗?

古代将军的画像中,诸多人都挺着大肚子,虽然看着魁梧,但不免引起人们的疑惑,这么大的肚子上战场了能活动的开吗?当然也有另一种声音,说将军都是坐镇指挥,很少实战,不需要活动的开,那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4 01:58:24

古代将军的画像中,诸多人都挺着大肚子,虽然看着魁梧,但不免引起人们的疑惑,这么大的肚子上战场了能活动的开吗?当然也有另一种声音,说将军都是坐镇指挥,很少实战,不需要活动的开,那么真是这样吗?膀大腰圆的将军到底是稳坐中军,还是战场上灵活的死胖子?

古代战场有没有“斗将”

所谓斗将就是将军们在两阵对垒时,出阵进行决斗,这个场面在《三国演义》里很多,那么其真实性如何呢?其实之所以罗贯中喜欢以斗将的形式突出战争场面和英雄人物,就是因为三国时期确实存在斗将的记录。如《三国志》记载的,孙权在批评甘宁时,吕蒙出面为甘宁说情,他说“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这里的斗将可以分为两种理解,一是实战中身先士卒、斗狠拼杀;二是阵前决斗提升士气的行为。

阵前要求决斗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当鲁国公子友在郦击败了莒国军队后,公子友对莒挐说:“我们两人的仇恨不要连累士卒”,于是屏退左右进行互搏,然后公子友击败并活捉了莒挐。这是约架成功的案例,历史上还有很多约架不成的案例,比如《汉书》记载的,刘邦与项羽在广武对阵时,项羽找刘邦单挑,刘邦则当场认怂,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则让一步,派阵中小将上前单挑,以此羞辱刘邦,刘邦也不惯着项羽,令汉将楼烦一箭射翻了楚将,可见斗将并不是什么战争规则,愿意斗则斗,不愿意斗,对方来一个就射一个。

除了《三国演义》喜欢描写斗将场面,《隋唐英雄传》也把斗将作为小说的重要部分,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才真正进入斗将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里,正史记载了许多斗将场面。比如《宋书》记载的何慧文与王应之单挑,结果是何慧文重创八处,王应之左脚被砍掉,然后被斩杀;又如《南史》记载的陈庆之与宝乐,阵前宝乐要求单挑,陈庆之并未将其放在眼里,只派儿子陈昕出战,结果是陈昕跃马冲杀一击致命,宝乐的军队因此直接溃散,由此看来,斗将如果直接斩杀对方主帅,则立刻就能结束战争。

隋唐时期就是继承了南北朝的斗将风格,或者说尚武好斗的风气,据《隋书》记载,隋朝大将窦荣定征突厥时,对阿波可汗说:“士卒何罪,你我应该各派壮士决一胜负。”突厥方面则派出一骁将,窦荣定随即令史万岁应战,史万岁出阵力斩其首而还。在小说里,尉迟敬德与单雄信的决斗场面极为生动,其实这也是根据史实刻画的,据《旧唐书》记载,单雄信挥槊直奔秦王李世民时,尉迟敬德跃马大呼,力刺雄信坠马。

其实放眼历史,斗将是真实存在的,这是战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宋、元、明时期都有斗将的记载。但与斗将相比,冷兵器时代,将军陷入肉搏战的机会更多,也就是说古代将军并不一定都能稳坐中军,很多时候是需要亲临战阵并陷入战斗的。当然除了儒将以外,在宋朝以后,很多挂帅的“将军”都是文人出身,甚至是宦官,他们才是屁股不离大帐的存在,真正行伍出身的将军,都是有真本事的。比如宋朝的将领,除领兵的文人,监军的宦官外,整体战绩还都是不错的,尤其是对金将的单兵击杀率比较高。

“胖”将军为何能大杀四方

从上文可以看出,将军并非都稳坐中军,他们是需要陷阵杀敌,甚至带头冰锋的,那么将军肚是否就成了拖累呢?这里就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将军肚是虚胖还是壮实!如今活跃在世界大力士锦标赛上的选手,哪个不是大肚子?或者说曾经NBA赛场上的巨无霸奥尼尔,肚子够大了吧?灵活度不亚于浑身肌肉的球员吧?甚至可以说奥尼尔的统治力,有一半来自他的身体天赋。历史上能够留下将军肚画像的哪个不是百年不遇的将才呢?这说明将军肚本身并不是将军的标配,而是个别身体素质突出,且战功赫赫的将军,他们改变了人们对将军的固有映象和认知。

另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很多名将或许年轻的时候还是个“健美型”身材,但随着一生军旅生涯的磨练,逐渐成了“大肚腩”。这是人体正常的变化,我们现在称之为发福,发福的因素有很多,古代的将军发福的原因最主要是饮食不规律。在史料中,很多几更造饭,几更出发的记载,这是战争时期的真实写照,行伍之人无法做到有规律的进食,而且为了保证体力的持续性,经常会一顿吃掉很多食物,将军的伙食又是高规格,高标准,长成大肚子很正常。

但这种将军肚并非虚胖,将军们是行军打仗的核心,对体力的要求很高,虚胖的人根本无法承受古代战争的强度。今天的拳击比赛,一场下来,两个选手都能累至虚脱,古战场上的战斗短则几个小时,长则没日没夜,虽有轮番投入战斗的安排,但在你死我活的拼杀中,体力的消耗完全能影响战争的走向。八块腹肌不一定体力持久,大肚子也并非体力不支,身披十几、几十斤铠甲本身就是负担,如果再持钝击类兵器,轻则十几斤,重则三四十斤,正常人能保持高效运动10分钟都算合格,而古代将军则需要指挥或者战斗几个小时,虚胖更是坚持不下来。

历史上的关羽就是个“胖”将军,据《英雄记》的记载,关羽在曹营时,有一次开会迟到,曹操问他缘由,他说“贱躯颇重,马不能负”,连马都不能负重的体重,可想而知有多“胖”。但关羽在白马单杀颜良的战绩却是事实,这说明胖关羽并非不灵活。如今的电影演员洪金宝肚子也够大吧?但他是业界公认的套招出拳速度最快的武打演员,所以肚子与灵活度无关,八块腹肌只能证明腹部皮下脂肪含量低,两军打仗总不能在阵前比腹肌啊!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

秦始皇陵博物馆中展出过一个将军俑,它的形象就是肚子微微隆起,这只是一个秦都尉,如果按照军功爵制度算,走到这个位置的,已经是身经百战,杀敌无数,并有斩敌校尉以上将领的战功。《战国策》中描绘过秦人在战场上的表现,说他们打累了就脱掉甲胄,左手提着敌人首级,右胳膊还夹着俘虏,这种场面就表明战功不是随便能够立下的,对体能、力量等要求很高,能够做到将军级别,绝不是大肚子能否定其能力的。

综上,古代将军大肚子的现象确实很多,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中,较为客观的反应了岳飞的形象,他不仅胖,而且矮,这与演义形象差别很大,但他却成为实战中的名将,而且《宋史》记载过岳飞单杀金将黑风大王。正因为“胖”,他才如有神力,能拉开三百斤的硬弓,以及八石的腰开弩。所以将军肚不仅能上战场,而且是体能、力量的体现,也成为后世眼中固有的古代将军形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