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就是科学,不是坐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才是科学,中国的科学是实践科学。拿中医来说,中医用药是先人们一点点品尝出来的,今天吃块生姜觉得肚子发热,那就记
这真的是个很尴尬的问题。
先引入一个影响力广泛的关于科学的定义: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这个定义真的很宽,按此定义,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同样能产出科学知识,不过社会科学显然不在我们所要讨论的范围内。同时,定义里面涵盖了技术,也就是所说的对普遍真理的运用,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规律,当我们得到了真理性的认识之后,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就带来了技术,比如物理学理论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而机械工程在工程领域内,或者说工程学科的“自我研究”本身也是科学探索。另外,再引一个哲学概念——真理,真理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是一定条件下的主客观一致。
概念阐述完了,其实答案也就出来了。
中国人也好,西方人也好,作为人,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都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生存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民族都一定会形成对物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并且用这种认识来指导实践。中国古代没科学么?不可能的。我们能够见识到的,古人遗留下的一切文化,都源于古人的科学——对物质世界的真理发现。不然如何建造故宫?如何构筑长城?
那么,为何古代中华文明会在近代落后于西方?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说这个题干里的“科学”才是话题真正的焦点——科学研究方法的产生。
从人类科学技术史的角度,近代科技最大的变化是人们开始自觉应用仪器观察自然,并且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然规律。这是古代科学和近现代科学最显著的区别。古人基本是对生产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直接观察,并且记录和整理生产经验和已知事实。而近代的突破在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生产生活之中转移到了实验室之中,也就是科研脱离了生产劳动实践,独立成为了一个专门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领域,从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以飞一般的速度进行。所以,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才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没有的是这个,而不是科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