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纣王写给女娲的淫诗是什么: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及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装。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3月15日是女娲娘娘的诞辰,商纣王率领文武百官前去祭祀。纣王一见女娲娘娘的神像,顿时春心荡漾,恨自己后宫佳丽三千却未有一人能有如此美貌。随即,在女娲宫的墙壁上即兴赋诗一首。
纣王所作诗赋乍一看并无不妥,他的本意应是赞美女娲娘娘的容貌。但是,纣王本人轻狂自大,所以所作诗句的尾联透露出自己的真性情。题者本无意,观者却有心。荒诞淫秽的语句侮辱上仙,不堪入目。
女娲娘娘下凡看到这首淫诗,当即火冒三丈,更是放出话,要给纣王一个教训,以来彰显自己作为正神的神通。
当女娲娘娘腾云驾雾飞到朝歌皇都,准备教训一下纣王时。突显两道红光吸引力女娲娘娘的注意。这两道红光由纣王的两个儿子殷洪、殷郊所发出,这是女娲娘娘才注意到,商王朝还有二十八年国运,纣王对应着有二十八年阳寿。冷静下来的女娲娘娘这才收手,转而暗中授意轩辕坟三妖幻化成绝色美人前去魅惑纣王,使其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无道昏君,继而失去民心,失去万里江山。
女娲娘娘为什么不直接教训或是杀死纣王,反而大费周章地让妖精去蛊惑纣王?
首先,女娲娘娘是何等身份?采集五彩石补天的救世主,重塑泥土幻化为万物的造物主。身份尊贵、不容亵渎。但是偏偏纣王却冲昏头脑犯了大忌,一直以来享有赞美的女娲娘娘当然大怒,下意识地想要动用自己的权力来制裁这个凡人。可是冷静过后呢?因为一个人污言秽语而亲自下凡置之于死地,那么女娲娘娘在人间享有地好口碑会不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光辉伟岸的“神设”会不会瞬间崩塌?
再者,纣王的身份不一般。纣王不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突然有一天消失,也不会有几个人在意。纣王是一国之君,天下共主。突然,上天降罪纣王暴毙而亡。人们开始开始分析原因,是因为纣王目无上仙、挑衅天神,咎由自取。反而言之,就会有人想到女娲娘娘身为万民尊崇的上仙,气量未免过于狭小。故而,当即惩戒纣王只是逞一时之快,反倒之后有碍于女娲娘娘在百姓心中无私的造物主形象。
况且当时的纣王并不是那么荒淫无道,在百姓之中还是颇有口碑的。而且女娲娘娘的神通也并没有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在原著中,女娲娘娘是下凡回到女娲庙中才看到商纣王题写的淫诗。那么,在女娲娘娘大寿之日,不在自己的庙宇中享受供奉,在天界游荡又是为何?
其实,在纣王率众供奉女娲娘娘之时,女娲娘娘正在火云宫朝贺伏羲、轩辕、炎帝三圣。按照现在的思维,女娲娘娘诞辰,应是由其他众仙人来朝贺女娲娘娘,而此举恰恰表明了在殷商时期,女娲娘娘的地位并不是最高。因此,在考虑采取行动之时,女娲娘娘要考虑这么做的后果,以来权衡利弊。达到一定的地位后,言行举止皆要计算相应的成本,规避跌入万丈深渊。
女娲娘娘授意三妖前去魅惑纣王,恰恰是对纣王最大地惩罚。报复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不在于直接杀了他,而是让他自甘堕落、身败名裂,最终遗臭万年。兜一个大圈子去惩罚纣王,最终受益的不单单是女娲娘娘,还有阐教。
苍穹之上,众多仙家纷争不断。仙家的纷争就是阐教、截教两大派别之争。鸿钧老祖有三个声名在外的高徒:大徒弟太上老君、二徒弟元始天尊、小徒弟通天教主。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拜师比较早,所以两位神仙的交情深。元始天尊是阐教的创始人,而通天教主是截教的创始人。两派之间你争我斗,太上老君还常常拉偏架。本就互相看不顺眼的两大派别,遇到一点矛盾,较量便立刻激化。
当时,修炼成仙的仙人越来越多,天上的朝廷缺少人手,昊天大帝向鸿钧老祖求助。鸿钧老祖让阐、截二教各选人才给予方便。但没人想去接这个苦差事。于是,阐、截两教在天上相互推脱。在人间,借由武王伐纣拉开了封神的序幕。元始天尊派弟子姜尚协助大周取得江山,完成封神一事。而截教这边也不是愿意为了商朝而赴汤蹈火,只不过商朝国师闻仲是截教弟子,而且闻仲对商朝忠心耿耿。因此,截教被闻仲拉下来水,开始支持这个即将倾覆的商王朝。
纣王侮辱女娲娘娘,女娲找来三妖魅惑纣王,恰恰是封神一事的导火索。天上的神仙以人间为其棋盘,以商纣为棋子,在下一盘大棋。而女娲娘娘这步棋可谓最为关键,从内部瓦解对手。
从整部《封神榜》看,商亡周兴乃是必然趋势。周以前,人与神相对来说地位较为平等,人们祭拜神灵祖先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祷。而周之后,人间的皇帝自称天子,神灵除了有庇护万民的面孔外,还多了种高高在上,威胁叛逆者的神秘色彩。
纣王本无意祭祀女娲娘娘,是商朝的肱骨之臣比干等人提醒纣王。纣王始知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女娲采集五彩石补天的功绩。因此萌生了对女娲娘娘的敬意,率领群臣前去祭祀。
商朝对于神灵的漠视,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史记》中囊血射天一词,讲的是帝乙用囊袋将血悬挂在高处,让周围的人那箭去射,并将这种活动形象的称为“射天”。可见,商朝人神之间地位还没有那么悬殊,人间的帝王就是现实中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