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就是典型的“加点钱买奔驰”
首先要明确一点,从云南到印度必须经过先缅甸。
我们先假设一下,假设古代在占领云南之后,又接着占领了印度,那占领印度之后我们是不是又得继
从云南到缅甸,再到印度洋,历史上都有人试过,可惜就连一半成就都未达成。
首先是元朝,1283年,元军自云南地区进攻蒲甘国(缅甸北部),1287年,蒲甘城破,那罗梯诃波帝向元朝投降,缅甸北部成为元朝的缅中行省(1286年-1290年),但之后很快元朝就放弃了这个行省,改为藩属国,只是让当地统治者3年一贡。
然后是清缅战争
历时7年,全盛期的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惨重,乾隆帝晚年时曾说过,“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然后是20世纪的日本陆军,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损伤最惨重的战役也是发生在企图从缅甸推进到印度洋的过程中。
这就是英帕尔战役。在这场战争前,日本已经占领了缅甸,距离将兵锋推进到印度只是一步之遥,此役中日军由牟田口廉也中将统率,目标为夺取印度东北重镇因帕尔。出征的90,000余名士兵中,只有约10,000人生还,其中战死32,000人,过半数的死者则是因为在败退途中因饥饿或疾病而死。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日军将领完全没有预料到当地丛林恶劣的地形,在2个月的时间里,日军无法利用汽车和牲畜运输给养,用牛马的结果是发现背负的那点粮食,连供应牲畜都不够,于是只能使用最能吃苦,背负最多物资的动物-----人类。也就是日军本身。
于是日军们只有背负着沉重的粮食和弹药作战,等到粮食和弹药用完,他们的结局就注定了。
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样,热带丛林其实非常不适合人类生存,由于树木过于茂盛,所以丛林深处眼光基本落不到地面来,生长在地面的植物和小动物相对较少, 这样无法为很多人提供给养。
另外,过于潮湿的环境也容易滋生蚊虫。传播的登革热等疾病即使是今天也不可小看。
最后, 东南亚雨季是中国人很难想象的,每年的5月至11月,多数东南亚国家进入雨季,天气多变、海风强劲、暴雨频发,当地全年90%的降雨量都会集中在雨季。而且,东南亚雨季的狂风暴雨经常会毫无预兆地出现,艳阳高照随时都可能转换成狂风暴雨,有时甚至会瓢泼大雨与艳阳高照同时出现。这种地形公认是无法作战,也无法移动的。
大概能同时控制缅甸和印度的,只有君临四海的大英帝国了吧,但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技术层次相差了几百年的对手,又有海军提供运输(英国从印度去占领缅甸是靠海运提供后勤保证).
所以热带丛林,和西藏高原一样,在古代基本都是军事力量无法征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