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任何大师有所争议,都是正常的。
但是,对于莫言的一些争议明显不是就事论事。
萨沙没看过莫言的小说,但既然人家能够拿诺贝尔奖,比普通作家肯定高了百倍,比我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莫言和他的作品在读者中间产生争议,这很正常。可以说,莫言在未获得诺奖之前,无论是他本人或其作品的影响力其实都很一般。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由于个人所处环境、观察问题的角度、个人的政治立场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讲话还是所发表的文章,都是以个人的对社会所存在的现象进行反映,无不打上自己的阶级立场。
作为艺术作品,以小说的形式反映社会现象,古已有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反映的就是清朝封建社会里以贾府为主要线索等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整个过程。让后人在读曹雪芹这一宏篇巨制以后,不同的读者会得到不同的读书体会。就目前而言,吃红学研究这碗饭的人,就是同为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学者,Te们也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高雅的说法叫学术争鸣,通俗讲,就是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要想求得一致的意见和看法,除非就是用伟人强大的号召力,人为干涉的办法,否则,很难达成一致性的意见。
莫言作为新时代中国作家之一,能够让其作品获得诺奖,至少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所出现的新现象。央央大国,十四亿人口,各地从事小说、散文、编剧和诗歌创作的人,可以说不计其数,仅仅产生了一个莫言,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所以说,国人对莫言和他所创作的小说“毁誉参半”,题主问到“如何看待关于他的各种争议”?路人的看法是不求全责备。
曾记否?当年由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红高粱》,也是改自莫言的小说,第一次在柏林围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当时在国内公映时,也曾引起巨大的争议。好的是,张艺谋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和压力,继续他在电影艺术方面的探索。
所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他个人的努力的结果,也是国家、民族的荣誉。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对作家和Te们作品的意见、看法,只要不违法,都是很寻常的事情,见仁见智,无碍大局。(原创于: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