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级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正式施行于1994,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市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
副省级市正式施行于1994
副省级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正式施行于1994,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市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
副省级市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
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规定,将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青岛市、南京市、宁波市、厦门市、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重庆市、西安市、济南市、杭州市共16个市的政府机关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
199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明确将前述16个市定为“副省级市”,但它们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后,副省级市减少为15个。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中,10个是省会城市,分别是: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
其余的5个则是计划单列市,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
与其他省会城市不同,副省级市的领导班子级别很高,拥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其市党委、政府机关主要领导,如:中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政协主席的职务均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需要由中共中央审批。
不过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
而且这些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仍由所在省审批,同时抄报中编委备案。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我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1983年开始,“地级市”成为行政区划的固定术语,正式取代之前的“专级市”称呼
如副省级城市不同,地级市只是一种常规的行政单位,是隶属与省的行政区划。
举个例子:
山东省作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其下辖着: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共17个地级市。
虽然这里面济南和青岛在级别上都属于副省级市,但是在行政区划上仍习惯上视之为省政府以下的地级市。
(山东省政府下辖的17个地级市)
截止到2017年,在全国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