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跑步的人,如何开始跑步?

长期不跑步的人,如何开始跑步?如果你从来没有锻炼过,那么开始锻炼一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说刚一开始就能够像别人长期锻炼过的运动强度。
首先,开始跑步要给自己准备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4:51:52

当然是从走路开始。

长期不跑步的人,其身体心肺功能和运动水平较低,突然开始跑步,必然会出现头晕眼花、气喘吁吁、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果本身就有一些慢性病的,甚至会发生呕吐、晕倒等状况,原本想通过跑步强身健体或是瘦身的,这刚刚兴起的跑步念想只怕就此打住了。

走路则是每一个正常人与身俱有的行动方式,同时也是被誉为21世纪最好的锻炼方法之一,走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行走速度可快可慢,可以达到不同的健身效果,因而跑步从走路开始是安全可行的。

如何开始正确的走路锻炼呢?

走路锻炼每周至少进行5-6次,每次不少于40分钟,开始时慢走10分钟,待身体活动开了后可以适当加快速度,最后10分钟又可以慢下来,让心率和呼吸逐步恢复正常状态;

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双眼正视前方,肩膀放松,肩胛骨稍收缩,挺胸收腹,双臂自然摆动,逐步加大行走步伐;

选择理想的户外步行地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路面平整,最好有一定坡度;

选择一双合适的运动鞋,具有缓冲和包裹功能,软硬适中,防滑耐磨,挑选时可略大于平时所穿鞋子半码或一码;

不要在刚吃饱饭后立刻走跑锻炼,这时候体内的血液大多集中在胃部,来帮助其吸收并消化食物,此时走路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走路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1--1:30小时,这样既有助于消化,也能释放压力。

走路锻炼二、三个月以后,我们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肌肉骨骼逐步适应了运动强度,现在,我们可以试着开始慢跑了。

走跑结合。不要着急,我们还是从走开始,然后适当增加一定时间的慢跑,当感觉呼吸急促、心率过快时,再转换成走路模式,如此反复进行,逐步增加慢跑的时间,直到可以全程慢跑。

循序渐进。跑步最忌突然增加强度,“十跑九伤”,跑步受伤多半就是因为突然提高运动强度造成的。要遵循跑步的10%原则,既每周增加的里程数不能超过上一周的10%。

交叉训练。跑步可以隔天跑或是一周跑5次,应该适当安排跑休时间,更好地让身体得到恢复。而跑休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做一些交叉运动,比如力量练习、游泳、骑车等,让身体得以全面发展,既可以预防运动受伤,又可以增添运动乐趣。

以慢致远。进行跑步锻炼时一定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是应该以慢跑为主,根据心率调整自己的速度。随着一天一天的跑步坚持下来,你的速度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跑,只有慢你才能跑得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