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集作者内心青少年时期,武侠春秋侠客梦一场,集中原各路英雄豪杰,侠客义士民间传说传奇中匡扶正义,爱国爱家,共御外敌的仁人志士,各门各派各种正能量的武林高手的顶级武学武功
不知道全部的情况,但金庸先生曾经略提过,郭靖的原型,以及张无忌的原型,一部分是取自元代少林寺的福裕和尚和明代的月空和尚。
记得当年,八几年的时候,《神雕侠侣》在《武林》杂志上连载时,曾经有一个金庸先生的专访,稍微提到过一点关于人物原型的选取。
其实这个问题我后来也问过倪匡先生和蔡澜先生,不过都没能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郭靖的原型,一部分是来自元代少林寺的福裕和尚。也就是郭靖的蒙古背景。
福裕和尚是一位武术高手,是被元仁宗廷封为“晋国公”的,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也就是郭靖后来类似武林盟主的那个背景。
元仁宗,是元朝第四个皇帝,他确立元代法律《大元通制》,恢复科举制,推广汉语,并且限制蒙古贵族的特权。
选福裕和尚作为郭靖的原型,是由于福裕和尚有“抗倭”的经历。元代三次东征日本,第二次东征,在海上和登陆日本时都遇到了台风,损失惨重。元兵撤回来以后,倭寇也跟着溜过来了,福裕和尚就率领人把倭寇干掉了。
郭靖的再一部分原型,也是最主要的原型,取自明代的月空和尚,也是一位抗倭名僧。
明代中期,东南沿海经常受到倭寇侵扰, 倭寇屠杀和掳掠我们的人,抢劫财物。嘉靖年间,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万表发了一篇针对倭寇的檄文,号召大家踊跃抗倭。
月空和尚看到檄文以后,率领了三十多位武僧到了前线松江一带,打过很多胜仗,最著名的就是“白沙湾之战”,击杀敌酋黑田。月空和尚也成为泉州少林寺的第一代住持。
为什么金庸先生会想出一个“打狗棒法”?这是金庸先生亲口说过的,就是因为,月空和尚的武器就是铁棍。他就虚构了一个很厉害的棍法,而且这棍法的名称……
金庸先生也亲口说过,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泉州很有兴趣,写作的时候会把一些自己的空想加在里边,小说里不乏泉州因素。只不过,他真正亲临泉州那已经是他晚年了,到底满足了心愿,亲自去泉州少林寺参观了一下。
说回月空和尚。他们后来继续抗倭,不幸某一次误中埋伏,寡不敌众,所有人都壮烈牺牲了。金庸先生就把这一段情节作为了襄阳城破的原型。郭靖的牺牲,来自于月空和尚牺牲的故事。
金庸先生的故事,很多桥段取材于少林,但是他没好好写少林,因为和尚不容易有爱情故事。但是,他的初衷是以少林事迹为起点的。尤其“侠之大者”。
“侠之大者”,这就不知道金庸先生当年是从哪里看到的,他读书多。
有这么一个故事,也是明代,明宗室朱德畴入少林寺剃度为僧,后成为少林寺住持,号“痛禅上人”。痛禅上人曾主持制定“少林寺十戒”,第一戒:“肄习少林技击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愿,朝朝勤修,无或稍懈。”
金庸先生知道了这个故事以后,查了很多武林高手抵抗外敌的资料,结果就是少林抗倭最著名,资料最多。他把这些故事加以整理改编,换了时代背景,融入自己的作品。
比较意外的是,金庸先生把这些事说出来,是在他的儿子过世以后,他那个时候心情很差,当时日本有一个作家叫池田大作,跟金庸先生见面,金庸先生在闲谈里说了这一堆。面对人家日本友人,咱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哪根筋不舒服,反正这堆闲话,估摸着够池田大作咽一阵子的。侠之大者嘴够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