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英国空军数量比为2:1,丘吉尔凭什么不投降?

德国空军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优势并不大。加上英国的海军又有优势,并不怕德国进攻本土,自然要抵抗到底。
1940年6月22日,法国代表在贡比涅森林中的勒通德车站签署了《德法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31 23:30:49

德国空军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优势并不大。加上英国的海军又有优势,并不怕德国进攻本土,自然要抵抗到底。

1940年6月22日,法国代表在贡比涅森林中的勒通德车站签署了《德法停战协定》,法国正式向德国投降。至此,法国战役以德国全面胜利告终,德国在西欧的对手只剩下了英国。

不过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而此时的德国虽然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但是海军实力有限,根本不足以和英国海军对抗,也无力掩护德军发起登陆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在制定对英作战的《海狮计划》时,打算首先通过空袭迫使英国空军应战,然后在空战中摧毁英国空中力量,夺取战区制空权。并进一步通过空袭摧毁英国南部的公路、铁路、交通枢纽、兵营、防御工事、机场、工厂等,以削弱英国的抵抗力量。第三则是以空军攻击试图进入海峡的英国海军舰队,掩护登陆部队渡过海峡。

为此,德国集中了第2、第3、第5三个航空队,共计2600架飞机用于接下来的对英作战。相比之下,此时英国空军的飞机大约只有1400架,看上去德国优势确实很大,飞机数量差不多是英国的两倍。但是实际上德国的优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德军的2600架飞机中,包括了949架水平轰炸机、336架俯冲轰炸机和1137架战斗机。而英军则是拥有328架喷火式战斗机、568架飓风式战斗机和大约500架轰炸机。

从以上数字我们不难看到,德军的优势其实是在轰炸机数量上,战斗机方面双方差距不大。德军在空战中不具备绝对优势。

而且英国是最早将雷达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国家。在战争爆发时,英国本土已经建成了雷达51座,其中东南地区又38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雷达警戒体系。此外英国还在东南地区建立了大量的防空监视哨,使用听音设备、望远镜进行对空警戒。

这样德国飞机来袭时,英国空军可以提前知道对方的动向和兵力,提早做出应对,占据了很大的便宜。

加上德国是飞行了相当距离以后才能进入战场,因为燃油限制空战时间都受到限制,还需要为轰炸机提供护航,因此战斗时有些束手束脚,在空战中损失要比英国大得多。所以德国根本无法通过空战和空袭击败英国空军,夺取战区制空权。

事实上在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空军还有余力对德国控制区域发起反击。德军为了登陆战而集结的船队多次遭到袭击,最后不得不紧急疏散,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而按照德国原来的计划,要击败英国,夺取制空权只是第一步。第一步就走不下去,自然谈不上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海狮行动最后被无限期推迟,最终束之高阁。

因此二战期间德国对英国本土的威胁极小,英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自然不肯轻易投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