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分辨判断一个人到底蕴藏着多大的创造力?》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读是:
“个性被相悖”对于个人成长具有极大的危害,不仅对孩子的教育,而且对于成年人都同样具有危害。
《我们如何分辨判断一个人到底蕴藏着多大的创造力?》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读是:
“个性被相悖”对于个人成长具有极大的危害,不仅对孩子的教育,而且对于成年人都同样具有危害。
与个性相悖,我感觉更多的是与天性相悖。
就和孩子一样,孩子爱玩,但是你打压他爱玩儿的天性,并且说一个爱玩儿的孩子不是乖孩子,甚至不是好孩子,还说一个爱玩儿的孩子会被警察抓走的,会被老师罚站的……对于成年人来讲,假如一个人恐惧,但是你告诉他这不可饶恕,成年人不应该恐惧任何事物,恐惧是一种懦弱。这就是一种无知。
在这样发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哪怕是高学历,他也谈不上个性的发展。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有一句比较流行的心灵鸡汤是人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棱角,我相信这一定是有前提的。一个人可以客观的或者用慈悲的胸怀看待人和事物,他便不会再让自己的棱角伤害到他人。有些人无法慈悲对人,但是用“与个性相悖”为自己找借口而袭击和报复他人的情况居多。
有棱角并不代表有个性。前者是一种工具,类易于刀子匕首类,而“个性”是一种值得我们一生去研究的生命主题。比如教育中对于孩子的个性就要一生去研读。
一个人活的没有棱角和个性的自由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它并不相悖。当一个人具有极高的情商和温度去与世界相处,反倒他的个性会得到极大的开发和释放,因为这个人会更加了解自己或者别人,对于自由会产生敬畏心。
我不认为人是群居动物,和狮群社会弱肉强食相比不一样。狮群单独狩猎生存不下去。但是人可以。一个人只要自强自立,生存不成问题。甚至我不赞成人过多的依赖于群体,相反要在群体中保持距离甚至要远离很多群体社交才更安全。
人在群体中更多是为了了解自己和进行自我成长以及学会升级爱。人只有在群体关系当中,才可以避免成为真空中的强者。群体可以让人快速成长。但人本身绝对可以独行。当一个人自我成长之后,他便拥有了独处的习惯,从而拥有享受孤独甚至愿意独处的一种心境和生活方式。
“社会”在我的眼里,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那么高大上和权威。
我们从妈妈的子宫里健康出来的那一瞬间,我们就拥有了生命的入场券,我们就被这个世界所准入了。而社会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所以我们对于社会来讲,首先照顾好自己,然后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为社会创造价值,一定程度上,我们和社会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更不存在我们需要借助或者是通过社会来获得安全归属感,而且社会也不应该桎梏一个人自由发展个性的权利。社会的功能只是会要求大家遵守规矩让社会稳定,以保证我们在创造世界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但是社会掌握不了个体的生杀大权。
我感觉这个问题特别好,关乎“自由”,关乎“谁能给自己安全感”,关乎一个人蕴藏了多少创造力。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