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谢谢邀请回答问题。给予提高口语听力的学习建议: 1.买一本口语书(最好配有音频可以练习听力),背诵一些实用的英语句子,会举一反三,直到脱口出!2.平时多听一些自己喜欢的欧美英
很多人对于听力的提高都有误解。以为听力想要好就是多听。
其实这是错误的,想要听力好,只是去多听听力材料的话,是很难提高听力水平的。
首先科普一个关于人的大脑的一个常识。人一般会觉得自己的口音是最标准的,最顺耳的,当他听到别人说的话和自己的口音接近的时候,他就比较容易听懂,而听到其他不同的口音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很难听懂。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在你的老家和你的同学朋友说普通话的时候,你会觉得很舒服,但是如果你去外省,比如说去广西、去贵州、去云南说普通话的时候呢,别人说的普通话你就会觉得听起来很吃力。
所以我们在练听力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发音是准确的,如果自己的发音和听力材料里面的人所说的那种口音差别很大的情况下,你想要听懂听力材料,就会觉得非常的吃力。
以前老的英语教学是老师在讲台上说一句,学生就在下面跟读一句。然后99%的中国英语老师都有比较浓重的中国口音。所以当学生听了老师的口音以后,在听磁带里面的标准发音就会觉得非常吃力,根本听不懂。
因此,在现在这个时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在背每个单词之前,都用手机查一下金山词霸,点击发音跟读,这样你就可以确保你听到的发音是标准的外国人的发音。你去模仿这种发音,再听磁带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那么吃力了。你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避免学到的是中式口音的老师教出来的更加中式的口音的英语。
人的大脑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语言中枢和听力中枢在一个区域。当你读一句话读得非常的吃力,非常的缓慢的时候,你听到比自己读得快的对白,你就会觉得太快了,很难听懂。可是当你自己说话的语速可以达到很快的时候,你在听比自己语速慢的听力材料,你就会觉得太慢了。
举一个例子,当年周杰伦的忍者刚刚出来的时候,所有人不看字幕都根本听不懂,到底他在唱什么。可是当有一些人去学他的歌,把忍者的歌词背下来,并且练到和他一样快,甚至更快的时候再听他的歌,即使不要字幕也能够听懂了。甚至他的其他rap都可以听懂。
所以我们在训练听力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训练,我们可以找一些常见的听力材料,或者是最近考的听力考试的原文材料,把原文材料中的句子,每一句话都快速大声读到脱口而出。
首先最好能够先听一下这句话的原文,然后模仿原文的发音语调。先慢慢的读,然后不断的加速,像学习rap的,那样越读越快。当一句话在三秒钟以内能够读完的时候。你再去听那句话,基本上你会觉得太慢了,慢到你可以轻易的听懂。
这种训练方式就是利用人的语言中枢和听力中枢在同一个区域的特点,通过训练口语的清晰度,准确度以及语速,来提高自己听力的反应力和准确性。
用这种方式你也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听力材料上。在有规律的训练以后,确保听力材料中的每一个单词和词组都能够看懂。那么听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听懂了。
常见的考试中,听力材料可能涉及到的词组短语。如果以廖唯伟的《高中英语1.5万考点》作为标准来看的话。高考听力涉及到的词组短语大多位于“高频部分”,大学四级听力所涉及到的词组短语位于“高频”和“中高频”部分。大学六级听力所涉及到的词组短语位于“中高频”和“中低频”部分。
由于英语的一个特殊的特点是,40%的表达是用词组短语来进行表达的,所以不能单纯的只背单词练听力,还需要通过背词组短语解决一些理解上的问题。因为,很多单词字面上的意思和他组成的词组的实际意义是有很大的差别。通过解决词组短语上的理解问题,再加上系统性的训练,就可以比较彻底的解决听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