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下面我来说下我所知道的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海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阿甘正传》
2《美国往事》
3《肖申克的救赎》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大学时期一直挂在床头。
4《三傻大
对于海报的作用不消多说,电影是流动的艺术,而海报则是凝固的。一张优秀的海报概括了电影的精华,也进一步展现出影片气质。
独具东方特质的海报设计
近几年国内广受好评的电影海报设计往往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特点,从“大字三部曲”系列国产电影到最近的《影》都反映出这一趋势。
▲大字系列三部曲
▲黄金年代海报
▲《影》海报
这一系列海报除了视觉上的美感外,并不会像西方国家的海报那样能够直接看出影片的核心思想。东方文化是婉约、含蓄之美,讲究内敛,讲究以形写神。同样国内电影的海报设计也越来越契合这一特点,带有东方元素的电影海报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再考虑到国内设计对于原创性的重视度提升,主打中国元素的海报设计更能在一众“抄袭模仿”或者平平无奇的海报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新的海报设计趋势。
▲ 中国元素的水墨与蓝胖子也毫无违和感
如今,服饰、尺度、度量等等标准都是西方制定的,国内很少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东西,更不要说在设计方面。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使得更多的设计师开始在海报制作上思考属于东方特有的思想、符号与审美特质。
撑起中国电影海报半壁江山的男人
传说国内被人叫好的电影海报设计有半数出自他手,《影》被吹爆的海报设计也是他的作品,他就是黄海,他撑起了国内电影海报设计的半壁江山。
在他出现前,国内的电影海报大多是这样的。
▲人物堆砌
▲《狼图腾》与《老有所依》的借鉴
▲《何以笙箫默》与《星运里的错》借鉴
想起几年前,小编跟朋友说起某某电影又抄袭了哪位设计师的海报,也是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但着两年莫名就出现了很多优质的海报设计案例,直到《影》才让黄海再次大放异彩。
黄海,曾经为《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黄金时代》、《一代宗师》、《寻龙诀》等国产电影设计海报。没错,上一篇《太阳照常升起》的海报案例也是出自他手,这也是他涉足海报设计的一份作品。
此后他的设计生涯就跟“开卦”一般,产出了不少教科书级别的作品。
不夸张的说,回顾近十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海报,你会发现许多优质的华语片海报大多都出自黄海之手。要说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还非两年前火遍每一个地铁站的《黄金时代》莫属。
▲台湾版
▲韩版
▲ 美版
以上几个版本的海报是不是很那让人联想到出自同一人之手?这也是黄海设计中最令人佩服的部分。
不同于纯商业或者纯文学的海报,黄海将这两者结合的刚刚好。他设计风格多变,有时偏重写意,用他擅长的水墨画风格描绘出一种抽象的意境;有时又极度精致细腻,透出浓浓的古色古香;当然着重刻画科幻的风格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写意的《道士下山》
▲精致古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
▲科幻工业的《超能查派》
但黄海的设计中始终贯穿的是他对东方美学的推崇,保持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专注,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如今国内电影业整体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现状,黄海始终本着初心,用心揣测每一部电影的核心,用心与导演一遍遍的沟通,最终呈现出最契合电影主旨的海报作品。
附上黄海其他的设计作品:
▲《念念》的海报设计
▲《一代宗师》
▲《邪不压正》
▲《山河故人》
▲《哆啦A梦》
摆脱海报上的“致敬”
黄海的确是中国风海报设计的佼佼者,但摆脱前几年“致敬”行为,透露出中国意味的海报设计远不止此。
这是来自靳叔的作品,他也是中国风海报的泰山北斗,在香港经济蓬勃的年代设计了很多经典作品,早期拜师吕寿琨老师学国画,给设计添色不少。
这是刘小康的作品,作品的主角大多是椅子和书法。
这是又一山最为经典的红白蓝的条纹设计,这个麻袋的特征象征着香港人吃苦耐劳的人文精神。
还有一些中国风的海报设计,不局限于电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