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出的是三个问题,下面一 一来回答。
问题一:领导人意志决定国家亲疏?
国家领导人意志再如何给力,当涉及国家利益时,个人崇拜也就只能靠边站。
举个例子,假设,我只是假设,假设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领导人的亲疏可以加深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也可以使国与国关系疏远。但它无法决定两国民意的最终走向。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领导人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可能主导事物的方向,但如果违背了民意,违背了历史潮流,最终这个方向还是要回到民意方向上来的。题主既然提到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我们就拿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作代表好了。
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很恨俄罗斯吗?不是的,苏联解体到现在,俄罗斯与两个国家发生战争,都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一些政客操弄,才发生战争的。发生战争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民众不愿意脱离俄罗斯。可见,领导人虽然掌握了国家政权,但当他背离民意时,人民也是不答应的。乌克兰如此,格鲁吉亚也一样,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民众有要求,俄罗斯才出了兵。
或许有人会说,即使有意愿也是部分人。说的不错。乌克兰造反的只是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但看看乌克兰十几年来的选举就可以知道:乌克兰人民是向着俄罗斯的。尤先科时实际是亚努科维奇赢得了选举,但在亲西方议会的操弄下,尤先科上了台。亚努科维奇5年后再一次选上总统,表明了乌克兰人还是喜欢这个亲俄罗斯的政治人物。尤其是这一次选举,泽林斯基以73%的高票当选,连美国的《时代周刊》也据此发表评论,称乌克兰人大多数是亲俄罗斯的。
至于格鲁吉亚,我们只要看看他们把萨卡什维利这个亲美的总统赶走,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政治倾向是什么?俄,乌,格历史上在一起很久了。格鲁吉亚人的斯大林和乌克兰人的赫鲁晓夫都曾是苏联的领导人。这两个国家的人民可能还会为他们在苏联的地位感到骄傲。所以,部分政客可能操弄一时,但绝对不可能永久。象乌克兰这样:美国,西方势力以及寡头们可以暂时会左右政局,但要决定国家的最终走向,还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