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没有低估什么,你看看新闻,俄罗斯开放的人道主义救援通道,都是通向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乌克兰有4000万人,现在已经有好几百万人到俄罗斯避难,这些人口才是最大的胜利,你要知道
可以肯定,俄显然是低估了乌克兰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承受能力,这就意味着俄高估了“特别军事行动”的震慑力。
尽管“特别军事行动”师出无名,但俄在开战伊始还是信心满满,想着乌克兰在钢铁洪流的碾压下,定会不堪一击而放下武器缴械投降。由于一开始俄在作战规模和力度上有所控制,不愿意因战事失控而导致发生人道主义灾难,所以貌似打得有些“缩手缩脚”而不敢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将乌克兰打个稀巴烂—这样做的后果俄有可能会被以“战争罪”受到起诉,并有可能被取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故而只得尽量拿捏分寸,对战事规模进行必要的把控。
但开战后,虽然俄方战报发布消息:摧毁了乌克兰多少个军事目标云云,但不争的事实却是:不知哪里飞出的一枚枚“标枪”,竟然像长了眼睛一样,邪恶地直插一辆辆T-72的炮塔将炮塔掀飞;不知从哪里飞出的一枚枚诡异的“毒刺”,使得俄军一架架飞机折戟,包括共轴双旋翼的“短吻鳄”卡-52,以及首次参加实战的“鸭嘴兽”苏-34,还有在阿富汗战争中表现不俗的苏-24、苏-25……。
俄向乌开战后,由于遭到欧盟的经济制裁,于是俄宣布将战略核武器的警戒级别,提升至“特殊战备状态”,这必须是要受到他国核威胁时才能这样—俄显然已经有些不理智了。但尽管如此,乌克兰人依然在核阴霾笼罩下与俄军作战,俄军在作战中依然在损兵折将。现在第四轮俄乌谈判已经恢复,俄乌战事走向何去何从有待于双方的谈判结果。总之,我们期待战事尽快结束,和平的曙光早日出现在第聂伯河畔。孕育了东斯拉夫文明的基辅罗斯—愿上天保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