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共和国地处南美洲西南部,这个国家地形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形非常狭长,从上空望下去,就宛如一条海带一样贴在沿海边域地带。
智利人口1860万,国土面积756,715平方公里,整体来说,人
它被称作“天涯之国”、“世界的边缘”,它以源源不断输送铜、锂等矿产,贡献两位诺贝尔奖诗人,成为南美第一个OECD成员国而跻身国际舞台。
智利面积75.6万平方公里,包括南部岛屿以及太平洋上距本土3000多公里的复活节岛,人口1790万(2016)。它国土轮廓像一条长丝带,南北蜿蜒足足4350公里,而东西宽度只有96.8—362公里(平均宽度180公里),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上领土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矿产资源丰富,19至20世纪硝石和铜矿先后成为经济支柱,当下储量和产量名列世界前茅的有铜、锂、钼、硝石、碘,其中铜、锂产量分别占全球30%和40%。该国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四渔业大国,鱼粉产量及出口坐二望一。由于气候和土壤适宜,智利人工林生长快,使该国成为造纸和纸浆业大国。它还是水果生产及出口大国,葡萄酒产量和知名度享誉世界。
20世纪80年代至今,“智利模式”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再冲击,它包含建立在铜利润回报的稳定基金、严格控制公共开支、私人养老金制度、借助FTA增加贸易伙伴等内容。国内政治气氛从两极化转向和谐、务实与共识的方向,执政者均执行自由经济政策,智利被公认为拉美最先进的国家,城市化率高达86%。2016年该国实现GDP2470亿美元,贫困率14.4%,预期寿命81.7岁,进入高收入经合组织(OECD)国家之列。
与拉美其他民族相比,智利人严谨认真,工作时少有随意散漫,诚信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意识,政府同样赢得清廉的赞誉。长期以来,他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相对较慢,办事效率不高,而这一切也在改变之中,饮茶、用餐时长聊的现象少了,人们变得讲究实际而有抱负,这个国家俨然“南半球的挪威”!史学家说它是个“盛产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国度”,前者只在学界闻名,而后者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名扬天下,有女诗人米斯特拉尔和留下传世名言“爱情太短,遗忘太长”的聂鲁达。学者同样给出智利人热衷用诗歌、史观和贸易对话世界中心的原因:为弥补其地理位置偏于一隅的缺憾,他们养成一种全球观,阅读广泛,游历四方,而将自身传统与他国联系起来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研究自己的历史。
智利人不必为自身不被关注烦闷,2010年8月5日,北部圣何塞铜矿地下700米深处33名矿工被埋,69天后,他们全部获救创人类救援史上的奇迹;2010年2月27日,智利南部发生8.8级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是555人。2015年7月,智利足球队在其美洲杯赛99年的征战史上首次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