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否是纯经验医学,如果不是,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中医是经验学科或者说经验医学,但是同时也有自身的理论基础。这并不矛盾,是可以说的通的!
中医是经验学科这个不用过多解释,只要是中国人,在中国这个地界住的,往上不用多数,数三代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9 23:02:02

中医是经验学科或者说经验医学,但是同时也有自身的理论基础。这并不矛盾,是可以说的通的!

中医是经验学科这个不用过多解释,只要是中国人,在中国这个地界住的,往上不用多数,数三代人肯定都看过中医。而且,中医的内容几千年来几乎没变,只是适当的加了一些药,删减了一些不符合当代的内容,总体用法,比如药性一直延续了下来,这无疑是在“吃老本”。但是我想说的是老本并不是那么好吃的!

中医学习,不知道的以为背会方子,记住药性,装模作样切切脉,看看舌,大笔一挥开几味吃不死人的药就好了!哪有这么简单,中华文化很深奥,因为中国历史太长了!而且是唯一一个文明不断一直延续下来的民族。这就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这种优秀的和一些陋习如重男轻女等等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根深蒂固。中国人天生很传统,不要看现在年轻人说自己多么开放,什么婚前性行为了什么追赶潮流了,但其实中国人思想是很保守的,无论你信不信,潜意识里就是这样,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基因。你看秦朝修长城,为了防敌,这是民族基因,具有保守性。中医也是如此,很保守的流传了下来。中医穴位三百多个,方子上千首,药物更是不计其数,背这些只是肯不肯下功夫的事,但是最难得是“悟性”,这决定了你在辨证论治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中医的悟性说白了就是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中国人讲究中庸,中医就是中庸的医学。

老有人说中医模糊不清,不像西医那样清楚明白,这不是中医自身的问题,这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原因。别人给你一个东西问西方人喜欢不喜欢?他只有yes或者no,可你问中国人,永远是“还行”,为什么呢?说喜欢吧,自己又不是很喜欢,说不喜欢吧,又怕伤了给东西人的心。也有人说,我直接说喜欢或者不喜欢就完了,生活中有这种人吗?毫无疑问有啊,但是这种人一般被中国人叫做“低情商”。《易经》讲究一不是一,二不是二,或者一可以是二,二可以是一,也有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医也给人这种现象,为什么呢?中国人天生的这种与自然发展紧密联系的观察世界的方法,事情是会变化的!你来看病,现在是这样,过一会就可能变了,所以中医给你开方子,总是不断的变化,第一次来这几味药,后来加几味减几味,不会一副药开好去吧喝10天再来,这是假的中医大夫。有人反感这种模糊的状态,这是我们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原因,没错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西式教育,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好多人说现在孩子情商不够,就是因为缺乏传统思维的原因。

那么中医的基础是什么呢?好多人都说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搞得多神秘,还有人说中医高人一般不出世,都在隐修。狗屁不通,真正的医者,都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为人民服务的,哪那么多世外高人,中医要是搞世外高人这一套,注定是要走歪路的,任何事情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群众和人民,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直强调的!

要我说,中医的理论搞得五花八门,不如归纳概括一下,就是“顺其自然”。这个顺其自然不是得了病我们不管,让他自愈。这是中医黑对中医的污蔑。顺其自然:是洞察自然道理,运用在人体,得出人体和自然的关系,指导疾病的治疗。举个简单例子:自然界气候变化,比如今天下雨了,你恰好没带伞,淋雨受凉,回去以后怕冷出汗发烧,你妈肯定先给你煮一碗姜汤。生姜温热,能发表,而且家里常备,这就是中医最初治病的观念。冷了用热的,热了用凉的,这是朴素的中医观点,深奥点就到辩证了,病情复杂的那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呢?还是看自然界,自然界有好多现象和本质不符合,人体疾病也是这样,比如冬天看着一坛水冒着白气,远远看去很冷啊,其实那是温泉!有时人体表现出的是寒证,其实本质是热证,内热外冷,这就要费点心思了!

中医的理论是查自然万象变化而得来的,所以讲究人体随自然变化而采取适当的养生方法,这样可以少得病,要知道“治未病”才是中医最高境界,但是这个东西得你相信,未病,就是你还没病,可以说处于亚健康,医生看出来了,过来跟你说,大哥,你就要生病了,我给你开点药调一调,完了你就没事了!你怎么想?丫的这人有病吧!你也不信,医生也不讨好,所以啊,在诊所等着呗,你反正迟早要从亚健康到发病的,到时候你自己就来了!

我个人认为中医总的理论基础就是“自然法象”人体养生也是如此,最后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健康问题,自己可以多了解中医,及时知道“未病”状态,及时调理,健健康康,都能长命百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和回答,点赞关注就是给我的鼓励,多评论交流,一起进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